許多理財網紅存股5~600張或千張,年領百萬股利,這樣的故事總是羨煞人,一般人要怎麼做,才能成為存股達人,而不是只能乾瞪眼呢?佛心的投資達人「茉園存股隨筆」版主分享了存股心法,比如想像30年後就有千張ETF,開始每月定期定額扣款,選1檔低價股,才存得快又多,比較有成就感,而ETF可以分散風險,存起來很安心,他推薦這檔才9元,30年後就能成為存股千張達人囉!
「茉園存股隨筆」版主在臉書粉專以「數大就是美?」為題表示,大家一定聽過不少達人存股的故事,其中有一種標題更是振奮人心,例如「xx年存x百張股票」之類的,很難不吸引人的目光讓人心動,其實大家也都清楚明白,張數不是多就代表資產多,因為這還跟股價有關,股價100元持有100張,跟股價20元持有500張,總資產價值是一樣的,都是1000萬,但是我們總是偏好「數大就是美」,股票張數越多,總是讓人很有成就感!與其高價股少少張,還不如低價股多多張!是吧?
其實,這樣的「數大」,真的是「比較美」,至少給我們3大好處:
1、對定期定額而言:買低價股存得多!
資金投入較為精準。比方說,我們定期定額日日扣1000元,若是20元標的,大概可買50股,但是,因為券商不會扣我們每天超過1000元,因此可能就是買49股,大約扣款980元!如果同樣定期定額1000元,買100元標的,那麼通常就只能扣9股而非10股,那麼大約扣款900元!我們目的是扣1000元,卻只扣我900元,當然不夠嘛!
張數多才有成就感!選不同標的更安全!
所以,我們同樣用1000元扣款,但低價標的,實際扣款金額會比較接近1000元,誤差比較小。舉個更明顯的例子,如果定期定額1000元買台積電,那麼股價在501元,只會扣款買1股,實際扣款是501元,在499元買2股,實際扣款是998元。差很多是吧!
2、對心理層面而言:張數多才有成就感!
股數(或張數)多寡,絕對有不同的感覺,試想,每月能買1張,跟1整年才能累積到1張,哪個較有成就感?雖然理性上我們知道這沒什麼不同,但人往往除了理性外,感性也很重要,我們明知這是一樣的,但感覺上就是不一樣!我每月可以輕鬆買1張,幹嘛要自找苦吃,買了1整年才能累積1張,甚至連半張都不到!(例如小資族買聯發科,或許買了3年都買不齊1張,但同樣的錢卻可以買科技類ETF幾十張),這對於想「存股」的人而言,所得到的鼓勵,是很明顯有區別的。
3、對風險管控而言:選不同標的更安全!
「數大」表示能分散的標的也多,最簡單的比喻,把1顆1000元的超大顆金雞蛋,放在1個籃子裡,跟100顆10元的小金雞蛋,平均分配放在10個籃子裡,哪一個安全?想當然爾是後者囉!所以,股價低一點,買的張數(股數)多一點,就能有更多標的選擇,更能分散風險,怎麼看都不會吃虧的。
每月花3萬元買股,可買3張10元的ETF,30年就能買1080張
如果小資族每月投入2萬元,又希望每月至少存到1張股票(如果覺得股數比張數難接受的話),那麼就應該買20元以下標的,如果是10元以下的更好,可以買2張(或說2000股,聽起來更有感),而近年來上市ETF大多是15元,目前也鮮少漲到20元以上,那就很值得投入啦!
那麼有沒有ETF是10元上市呢?有,還真的是有,例如FT臺灣Smart(00905)就是,現價更是只有9元,2萬元足夠買2張還有找!想像一下,如果有能力多存點,每月投入3萬元買股,就可買3張10元的ETF,那1年就能買36張,30年就能買1080張,當然這是假設30年股價不變,且未含報酬率再投入,但是,如果想到30年後有1千張以上的ETF資產,會不會大大增加想存股的動力呢?如果覺得1000這個數字夠力,很可以,那麼這樣的方式就適合你啦!
FT臺灣Smart(00905)是去年4月上市,像是小改版的0050,差別在於多了價值、品質等選股因子,也降低台積電持股至29%,可分散風險,產業比重為電子66%、金融8.8%,今年來報酬率10.7%。今股價收9.11元。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茉園存股隨筆》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