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將於本週召開第2屆民主峰會,在俄羅斯攻擊烏克蘭及中國發起外交攻勢之際,尋求對抗威權主義的統一陣線。
法新社報導,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以來,承諾捍衛民主,並在任期的第一年舉辦首屆民主峰會。在前總統川普削弱民主規範和其支持者襲擊國會大廈後,拜登力圖藉由舉辦民主峰會來重振美國的領導地位。
為了回應人們對首屆峰會過於關注與美國相關議題的疑慮,美國這次將與尚比亞、哥斯大黎加、韓國與荷蘭領袖共同舉辦這場為期3天的峰會。
這場會議大致將以視訊方式進行,共邀請121位領袖參與,比2021年的首屆多出8位。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人權專家福雷克斯(Marti Flacks)說,這場峰會登場之際,正值民主面臨的威脅從一個被視為重要的議題,發展為如今一個既重要又極其迫切的問題。
這場會議將邀請公民社會代表齊聚一堂,討論民主面臨的一連串挑戰,包括監控技術。隨著中國技術快速進步,美國將此視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威脅。
第2屆民主峰會將於28日揭開序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屆時將就烏克蘭和平問題進行視訊對話。
澤倫斯基傳遞的訊息與當今的時空背景,都將與2021年的首屆峰會形成鮮明對比。當時的澤倫斯基把臉上鬍子刮得乾乾淨淨,身上穿著畢挺的黑色西裝,如今的他則是一身軍事打扮的戰時領袖。
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和土耳其皆未受邀出席本屆民主峰會。
至於在歐盟國家中,拜登未邀請匈牙利與會。匈牙利總理奧班(Viktor Orban)去年贏得第4個任期,但他被控打壓媒體、譴責非歐洲難民和奉行親俄路線,偏離了自由主義價值。
此外,缺席峰會的美國合作夥伴還包括新加坡和孟加拉。新加坡的選舉通常被視為自由,但他們限制自由集會並監管媒體,而孟加拉則根據數位安全法案(Digital Security Act)逮捕數以百計民眾。
在拉丁美洲,拜登首度邀請宏都拉斯出席。宏都拉斯因當局改善2021年的選舉進行方式而受到讚揚,儘管國內暴力仍持續上演,最近還和台灣斷絕關係,轉與中國建交。
美國國務院拒絕討論獲邀與會的標準。國務院發言人重申:「對於本屆峰會,我們的目標在於邀請具包容性和代表性的區域與社會經濟多樣化的國家,我們並不尋求定義哪些國家是、或不是民主國家。」(譯者:李晉緯/核稿:劉文瑜)1120327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