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息素來穩定、大方的台泥上周公告普通過將配發0.5元現金,讓48萬存股族心底暗喊「不妙」,今日開盤股價挫逾2%。到底台泥還可存嗎?達人直言1理由「先等等」,恐到這價位再進場較安全。

台泥是投資達人「小股東的大投資」關注超過80檔「資源池」中的個股之一,在台泥公告股息之後,他在部落格分享自己看法。「小股東的大投資」表示,在台泥配息公布之前,巿場上主流聲音希望一部份盈餘轉增資,也就是股東們希望台泥能配發股票股利,主要是台泥近年朝循環經濟和綠能轉型,此一方向得到投資人普遍認可與期待,因此盈餘轉增資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作法,不過台泥並沒有這樣做,短期內投資人只有在「配得低殖息」和「寄望能源轉型事業有所成」之間選擇和猶豫。

「小股東的大投資」表示,從台泥基本營運和成果來看,除股價和配息率沒有破底外,包含ROE(股東權益報酬率)、每股純益、股息趨勢、毛利率、淨利率幾乎都是近十年最糟數字。

若再從股價來看,台泥自2021年高點滑落達4成多,低點甚至跌破30元價位、到29.8元。近10年台泥除本波之外,僅2015及2016稍微跌破30元,但那兩年EPS還分別有1.56元及1.72元;相對於去年EPS低至0.72元,回頭看當前股價,台灣投資人對台泥的包容力令人動容。

2022年營運窘困淨利大減,近10年僅3次跌破30元,

簡略把台泥2022年財務數字掃一遍,去年營收1,139億,自2018年中國大陸復甦以來,台泥近5年營收並沒有太大波動,去年營運陷泥沼的主要原因為成本明顯增加,以致毛利總額由2021年的266億劇減至96億,減幅達64%,這成績比同業的亞泥略顯遜色。

業外部份在2022年因匯兌收益高比率平衡掉投資未實現評價損失,在業外綜合損益仍有11億,稅後歸屬母公司淨利為54億。此數字為罕見的少,台泥近5年每年稅後純益均有200億以上水準。可見2022年的營運相當窘困。

另外,「小股東的大投資」也觀察到營運現金流,2022年台泥本業營運現金流入0.84元,也就是說台泥的本業還勉力支撐著,這次董事會配給股東0.5元,堪稱是台泥本業所賺來的汗水。

至於台泥帳上為數甚多的投資性資產及金融資產並未明顯波動,大多是持有投資公司股票;再看資產負債,台泥去年末帳上現金888億,並持有為數眾多的各類投資股票,總資產達4600億、資本公積659億、保留盈餘665億,均堪稱穩定。

上周五(24日)台泥除公告去年營運成果,另也公告2項公司重大計劃:

3大投資機會,竹東建案有機會挹注EPS 0.8元

1. 將辦上限300億元的現增案;2. 將活化竹東舊廠土地,規劃開發土地面積6,509坪、總銷售面積2萬3,000坪建案。

既然2022年所有成績已揭曉,接下來就是討論對台泥的投資策略。基本上「小股東的大投資」認為有3個投資機會:

投資機會1:台泥在電池、儲能、再生能源等事業的發展目標為2025年將提升至合併營收50%,這計劃是否按時實現,是長期投資者的觀察重點。

投資機會2:中國巿場這部大火車,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落幕,啟動復甦快轉模式,包含政府對房地產巿場維穩的作法,以及國際煤炭價格已自高點拉回40%,這二項對台泥是一劑強心針。

投資機會3:台泥活化資產的計劃雖未提出更詳細的財務預測,但以最簡易之合建案估算,若地主方可分回50%可銷售面積,並假設竹東之住+商平均售價50萬/坪,則台泥揭露之2萬3,000坪建案有機會售得利潤為57.5億元,挹注每股0.8元。

至於台泥的投資風險,「小股東的大投資」表示,雖然他樂觀看待中國大陸巿場回升及台泥成本回穩,然而深入當地地產巿況及基建相關數字觀察,內地房市的銷售數量雖已略見回升,但房地產指數仍處長期下降趨勢,欲見巿況回到2016年~2020年的榮景機會相當低;此外,恒生滬深港通中國新基建指數也仍在相對低點盤桓。

大陸房地產長期下降趨勢未變,合理價估30元

「小股東的大投資」認為,台泥設定的可買入合理價為30元,或許存股族會覺得30元估價過度保守,但他認為,這是因為近5年來,營運的好成績讓投資人對台泥股價有了定錨價有關。

本文獲得「小股東的大投資」授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泥 #股價 #配息 #殖利率 #合理價 #30元 #存股 #股東 #轉型 #綠能 #毛利率 #EPS #投資機會 #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