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搶疫後復甦反彈,資本市場方面積極推動企業IPO,地方政府今年紛紛祭出措施與補助,帶動三大交易所在前三個月的時間內,已有逾60家企業上市,集資規模超人民幣(下同)540億元。
證券日報報導,各地方政府正在積極推動企業IPO來帶動經濟。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云表示,上市企業數量是衡量地區經濟發展與競爭力的標準之一,也有利地方吸引人才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當地經濟高品質發展。
報導指出,今年以來多地政府推出IPO支持措施,如哈爾濱市金融服務局3月初提出,當地企業在三大交易所上市,將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補助。
多地方也採取階段式獎勵模式,如晉江市對於赴北交所上市的企業,就區分掛牌新三板基礎層、進入新三板創新層、首發輔導備案、首發申請獲受理、成功上市等階段,每進入一階段可獲得100萬元上下的獎勵。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表示,當前大陸推動科技創新,而這種專精特新企業普遍融資需求又較大,因此政府透過資金補助鼓勵,能強化這些企業上市意願,又能降低其IPO成本與金流影響,而階段式獎勵又能降低上市各環節成本,助這些企業更順利通過門檻。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截至3月23日,大陸多達17省份有企業IPO,浙江與江蘇數量最多,分別為14家與12家。
相關政策有效推動大陸年內IPO狀況加速,在安達科技23日於北交所上市後,大陸滬、深、北三大交易所年內已有61家企業IPO,集資規模超540億元,數量方面三大交易所差不多,集資規模方面則是深交所獨大,占逾300億元超總額的56%。北交所上市企業數量雖較其他兩大交易所差不多,但集資規模占比僅6%,反映體量差距仍巨大。
報導整理,上述61家企業中,有兩家為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4家為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家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該狀況能看出地方政府也有意推動專精特新相關企業上市。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