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港務公司為配合國家推動離岸風力發電政策,今(26)日舉辦「台中港37、38號碼頭新建工程動土典禮」,將作為離岸風機預組裝使用,加速第二階段開發時程,並規劃2026年後供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使用。
「台中港37、38號碼頭新建工程動土典禮」今日由行政院長陳建仁主持,並率交通部常務次長祁文中、經濟部能源局長游振偉及各機關代表出席,共同為台中港37、38號碼頭新建工程開工動土儀式祈福,典禮已順利圓滿完成。
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李賢義表示,自104年即著手進行台中港風電重件碼頭的評估規劃,陸續改建既有碼頭,並新建重件碼頭,108年起已提供#2、#5A、#5B、#36、#106、#107碼頭供離岸風機預組裝及風電國產化專區之製造商使用,目前並已完成海洋(128MW) 、台電一期 (109.2MW) 、海能(376MW)等風場建置,尚有允能(640MW)、大彰化(900MW)、彰芳西島(600MW)等風場建置中。
李賢義進一步表示,近幾年因全球疫情肆虐,我國離岸風場建置期程亦受影響,在面對業者提出之儲放時間延長或儲放面積需求增加,台灣港務公司皆積極調度資源給予協助。
為配合國家離岸風電政策2025年風場提前併網及區塊開發需求,台灣港務公司斥資35億元新建台中港37、38號等兩座重件碼頭,岸線長度共580公尺,每平方公尺承載力最高可達40公噸,將作為離岸風機預組裝使用。藉由提供優質離岸風電港口基礎設施,提升台灣離岸風場建置量能,加速第二階段開發時程,並規劃2026年後供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使用。
依據經濟部公布之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政策,預計2026年後,每年將有1.5GW開發容量,以單一風場上限500MW推估,每年將有3座風場。經盤點港埠基礎量能,本次投資新建的「台中港37、38號碼頭」完工後,台中港規劃提供之三大預組裝基地,包含#5A、#5B、#36、#37及#38碼頭,可同時提供三座風場使用,以聚落區域化方式,減少大型風機零組件衝擊港區陸路運輸。
台灣港務公司並超前布局辦理「南填方區圍堤造地(50公頃)」及「保安林解編(47公頃)」,使每一預組裝碼頭均搭配大於30公頃之後線土地儲放風機組件,符合產業提供每一風場開發需400m碼頭搭配30公頃土地之需求,亦可因應未來浮式風機發展趨勢,搭配台中港「國產化專區」發揮整體產業發展之綜效,並藉由離岸風電造就新興產業發展,提升人才培養,讓台灣站上國際舞台。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