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德國最大的銀行德意志銀行在周五股價一度大跌15%;投資人現在擔心,主要央行和監管單位尚未能抑制住銀行業危機,最糟的情況還沒來。
儘管政策官員們保證,全球銀行體系已經安全,但廣泛的金融市場壓力指數正在示警,歐元的匯價下跌,歐元區政府債券殖利率下跌,債券違約保險成本升高。
周五稍早,德意志銀行忽然成為投資人焦點,其債券的違約風險上升,德銀股價收跌8.5%,歐洲的銀行股指數也下跌3.8%。
FXstreet.com的資深分析師Joseph Trevisani說:「市場懷疑或厭倦於,將出現更多問題這樣的說法」。「這需要時間,也許數周之後銀行系統沒出現任何問題,人們才會確信沒有系統性問題」。
部分銀行分析師強調了德銀和瑞信的不同,瑞信需要更大間的瑞銀拯救,而德銀擁有強勁基本面和獲利能力。
研究公司Autonomous說,很明顯的,德銀不會是下一個瑞信。摩根大通分析師說,我們不感到擔憂,德銀的基本面是堅固的。
荷蘭合作銀行資深策略師Paul van der Westhuizen說,這兩家歐洲銀行的基本面不一樣,瑞信對2023年的前景不是看好,德銀的獲利能力是這兩家銀行的根本差別。
儘管如此,德銀本月以來股價下跌5分之1,其5年期信用違約交換(CDS)的成本也上升到近5年新高。
金融資料公司Ortex周五表示,在過去兩週,做空者透過做空德銀的股票,已獲利超過1億美元。
歐洲銀行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也面臨拋售壓力。
盛寶銀行(Saxo Bank)股票策略主管Peter Garnry表示:「AT1市場的發展意味著,多數歐洲銀行此時都被鼓勵發行普通股,這稀釋了股東的權益,也是銀行股被重設至較低水準的原因」。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