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Fed)目前正走在抗通膨與穩定金融系統的鋼索上。不過,外界對於它能在這條危索上走多久而不失足,依然心存問號。
為展現抗通膨決心,Fed本周例會除了升息1碼,還預告未來利率還可能進一步調升。然而在同時為了兼顧金融穩定,它繼續透過貼現窗口狂撒鈔,企圖控制因矽谷銀行倒閉造成的傷害。
Fed身負兩大任務,分別是維持金融系統穩定與通膨在2%的目標。理論上,這兩項工作性質雖然大不相同,但實際要切割卻不容易。
舉例來說,Fed調高利率,儘管有助經濟與通膨降溫,但藉由調高金融機構的借貸成本,卻恐令體質不佳的銀行倒閉或瀕臨失敗、並進而引發民眾恐慌,對經濟打擊恐比外界預期更為嚴重。
Fed雖在這次例會上,選擇繼續升息遏制通膨的做法,不過,鮑爾在會後記者會上也坦承,矽谷銀行造成的金融動盪,已讓美國經濟不確定性增大。
如果Fed這次能成功在抗通膨與銀行危機中,找到平衡,金融業動盪也許能獲得控制、通膨也能逐漸朝2%目標邁進,不過,它的作法也可能導致其他後果;若Fed預測錯誤,對可能是單一銀行危機過度反應、並下調今年利率路徑,將使金融環境再次變得寬鬆,導致它在對抗通膨這條路上走回頭路。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結果則是,金融系統比Fed預期更加孱弱,Fed選擇繼續升息只會讓銀行業更加脆弱。
美國以前就有過前車之鑑,與現在不同的是,當時Fed選擇停止升息、更轉而降息。例如1987年葛林斯潘擔任Fed主席期間,曾有一段時間大舉升息,結果美股崩盤,迫使他很快轉而降息,結果通膨又竄高,Fed又必須加速升息,後來引發1990到1991年陷入衰退。
1998年也有類似的情況。為了因應長期資本公司對沖基金造成的混亂,葛林斯潘再度降息,等到他重新恢復升息時,網路泡沫已變得更大、演變成新的危機。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