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該如何在科技領域上追過美國,官員與學者提到一個重點,需要在基礎研究的環境上給予更多時間與容錯空間,而不是追求短期的效果,必須讓科學家全心專注在研究上,才有機會十年磨一劍,創造出具有突破性、顛覆的結果。
南華早報報導,這個長期問題在大陸舉辦兩會(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時受到關注,許多與會代表建議,應該要拉長基礎研究的週期,讓學術界與科學家有更多空間去發揮。
大陸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提到,「我們需要努力營造可以容忍失敗並鼓勵研究人員投入更多時間的環境,且基礎研究的成果不應該與商業研究進行比較,因為基礎研究更需要時間。」
報導提到,大陸內部有聲浪認為,目前在半導體、人工智慧領域遇到的瓶頸,根本原因是基礎研究的實力不足。北京科技大學畢業生、從事科學研究4年的李星點出核心關鍵,「大陸基礎研究陷入落後的原因在於,過於專注短期效益。」
李星補充說道,「除非研究人員能迅速取得優良成果,不然他們將面臨資金或晉升機會減少的風險,因為科學研究是一項高投資、高風險但是低報酬率的項目,創造研究成果的週期相當長。」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