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21日發表2023生醫產業關鍵趨勢,瞄準藥物傳輸、異體細胞和腦神經數位治療三大領域,並點出6大亮點。建議業者應透過早期參與研究機構研發、深化自身技術能量、善用機構場域進行驗證,參與產業聯盟,提升台灣生醫產值,打造護國神山。
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啟萬表示,蛋白降解藥成為新藥開發的主流之一,藥物傳輸技術更是兵家必爭;再生醫療雙法進入立法階段,國際研發趨勢轉向異體細胞治療,off-the-shelf(立即可用)、自動化生產成為產業新動能;另外,神經與認知疾病治療已成智慧醫材新商機。這都在國內業者可積極布局的預域。
為了接軌國際生醫關鍵趨勢,工研院也點出六大亮點。
生醫與醫材研究所副所長呂瑞梅認為,蛋白降解藥和核酸藥物將成新顯學。其中,蛋白降解藥在熱潮延續中,靶向RNA將成新星;而核酸藥物其一是針對目標mRNA進行轉錄調控,近年由於技術突破,核酸藥物帶來精準治療潛力,吸引大廠投資或與新興廠商結成策略結盟,針對罕見疾病、心血管、呼吸道、神經性疾病藥物標靶開發,補足自身核酸藥物產品線。
由於核酸藥物傳輸系統影響其藥物穩定度、標靶精準度、藥物傳輸效率等,因此「藥物傳輸技術」為各大藥廠兵家競爭之地。
生醫與醫材研究所副所長沈欣欣則認為,全球掀起的再生醫療熱潮,將進入「工廠化」,為衝刺細胞治療量產,國際也出現公私聯盟合作,以加快再生與生物製劑量產技術。目前工研院開發出台灣第一座MIT貼附型細胞自動化生產系統,也是全球整合最完整的系統模組。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