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部水情告急,旱災中央應變中心預定22日中午召開水情會議,檢討各地水情及節水措施,不排除調整部分地區的水情燈號。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20日證實,新竹以南的水情燈號由藍(水情正常)轉綠(水情稍緊),主要是為了提早預警和部署,希望用各種方式度過此次旱災。
鄭文燦指出,這次旱災嚴重性不亞於二年前的百年大旱,目前曾文水庫、南化水庫水位都下降到低點,必須確保南部用水安全;另台中、新竹也有水位下降的問題,這次讓燈號轉為綠燈,主要是希望降低水耗。他說,新竹以南的水情燈號由藍轉綠,是提早預警、部署,目前南部水情吃緊,中央也成立旱災應變中心,從調度、備援、節水及擴大水資源來源,用各種方式,希望能度過此次旱災。
值得注意得是,從1日開始,台南地區已經針對每月1,000度以上工業用水戶以節水10%為目標,同時優先針對每日用水量1,000度以上、節水未達10%工業用水戶進行專案水表鉛封作業;另科學園區、工業區由國科會及經濟部工業局採總量管制方式實施節水10%;至於每月1,000度以上非工業用水戶、游泳池、洗車、三溫暖及水療業者及其他非生活必需用水,則由減量供水10%循序漸進至減量20%,以減少產業衝擊。
此外,經濟部20日在國發會提報「產業投資五大要素優化政策111年度執行總成效」案,也針對供水要素加以說明。經濟部表示,110年百年大旱記憶猶新,今年又遇到南部水情嚴峻,主要是南部主要水庫集水區有將近600天沒有降下大雨,導致河川流量跟蓄水量大幅下降。
經濟部說,因應氣候變遷跟未來用水成長,106年開始進行產業穩定供水方案,目標在120年會增加519萬噸水源,並採行開源、節流、調度、備援等四大策略,自106年迄今已累計增加每日197萬噸水源,相當於全台18%用水量,對於水資源供應相當有幫助。未來持續強化跨區調度及科技造水,滿足全台至125年用水需求。
經濟部也提到,去年訂定的六項管控工作都如期完成,已達成每日增供21.9萬噸穩定供水目標,今年也有六項管控,預計再增加23.35萬噸水量,最重要是烏溪鳥嘴潭人工湖今年會完成,穩定南投跟彰化區域供水。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