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要有主管機關了!行政院19日對外透露,預計由金管會擔綱主責角色,惟仍待最後拍板,最快有望3月底核准並對外公布。據悉,金管會將規劃適度漸進式納管虛擬貨幣交易平台業者,提出監管架構,且需要先修法或立專法,朝向特許行業監管的可能。
虛擬貨幣投資夯,但價格暴起暴落甚至詐騙層出不窮,各國均研議加大監理力道。據悉,國內儘管近期尚未召開跨部會議拍板,但先前討論已有共識,傾向由金管會主責。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日前也鬆口表示「金管會將扮演一定程度的角色」。實際上,在歐盟、新加坡、日韓及以色列,均由金融監理機關擔任虛擬資產監管單位,因此由金管會納管虛擬資產,並監理交易平台秩序是比較可能的作法。
政院官員證實,有關虛擬貨幣在洗錢防制的部分,預計由金管會監管,但跟金融貨幣交易相關是否一併監管,內部仍有所討論,有些業務如數位資產算不算貨幣,也有許多辯論,仍待最後敲定。
知情人士也說,即便虛擬貨幣由金管會主責,但因虛擬資產樣態太多,在NFT方面,目前初步規劃,涉及作為電子簽章憑證的部分,像是其有效性跟是否為合法機構核發等,就會由數位部管理。至於其他NFT應用,因為牽涉廣泛,仍待跨部會討論跟分工。
據悉,對於將接管虛擬貨幣交易平台業者,金管會規劃傾向適度漸進式納管,除了已在進行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會優先規劃投資人保護、資產分離的財務結構,且進行修法或立專法,朝向特許行業的監管可能。一旦3月底行政院公布,金管會將需提出監管框架,就將是很繁複的討論。
知情官員透露,金管會傾向採取階段性監理強度,除業界自律規範先行外,金管會持續蒐集國際趨勢,研議未來法規走向,最終針對虛擬資產監管走向設立專法。
目前已向金管會完成洗錢防制法令遵循聲明的虛擬通貨平台業者,截至2月底已有25家,全部都是登記在台灣的事業單位,未來任何海外業者欲參與台灣市場運作、招攬本地客戶,都需要有落地準備,無論是在台子公司或總代理商,也將是金管會的首要要求,金管會才能在國外事件出事時,出手保護本地投資人。
另據悉,金管會應在納管框架中釐清「交易平台業者」的金流監督查核,特別是加密貨幣衍生性高風險投資商品;但非交易高風險的NFT、小額幣幣交易、遊戲代幣等,可能維持原先作法。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