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韓國從15日開始,17日結束的InterBattery電池相關產業大會,到2023年已整整有10年的歷史。多達420家公司行號一同共襄盛舉,其中的明星非屬韓國最大的LG Energy Solution(LGES),以及三星SDI還有SK on。同時這3家分屬不同大財閥的電池公司,也是美國、歐洲以及澳洲極力爭取遠赴自己國家設廠的對象。
美國有8個州,包括肯德基、喬治亞、北卡羅萊納、田納西,還有印第安納,分別派出代表參加這個會議。為了吸引韓企去設廠,無不拋出各項好康,包括可享有低稅負、有人才、物流與供應鏈已系統整合,還有獎勵金等。
福特汽車已投資110億美元與SK on策略聯盟,其中的項目就有選在肯德基州建廠。還想要招攬更多韓國電池業者進駐的肯德基州代表說,希望成為這些廠商眼中最佳成本、價值、服務以及投報率的生產基地。
上述韓國3大電池製造商只有全球市占約20%,中國大陸的寧德時代以及比亞迪是此行業的主要供應者。根據韓國調研單位SNE Research統計,LGES市占率約10%,其次是SK on的5.6%,三星SDI的4.2%。
美國總統拜登在去年8月簽署的降低通膨法(IRA),文中嚴格規定車商須要符合標準,每輛電動車才能拿到最高7,500美元的補貼款。因此,也讓韓國電池業者爭先恐後跑去IRA指定的地區設廠,像是美國等。
韓國貿易部表示,韓國電池業者最近從美國車商拿到近9成的新訂單。北美電池製造貿易協會NAATBatt也呼籲,韓國企業應該快去美國設廠生產,而不只是出口到美國而已。
也有樣學樣的歐洲國家中,匈牙利最具代表性。2014年至2022年之間,投資匈牙利82億歐元,約87億美元的韓國,搖身一變已是這個東歐國家最大的外資之一。三星SDI與SK on都在匈牙利有電池廠,可就近出貨給福斯以及BMW等車商。
與會的匈牙利政府代表指出,自己國家的賦稅制度經得起競爭,且有歐洲市場良好的物流規劃,還有一流的教育水準。舉例來說,在匈牙利開公司要繳的營所稅只有9%,不像韓國是25%。
擁有大量鋰等製造電池關鍵金屬礦物的澳洲,也在宣揚赴澳設廠的好處,認為韓國電池業者一直對重要天然材料的投資有著更大的興趣。最重要的是,澳洲與美國有簽自由貿易協定,故來澳洲建廠並沒有忤逆IRA規定的補貼方案。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