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金融業股利開獎,很多配息嚴重縮水或不配息,股價就直接躺平,存股族心酸酸,本來想要飛東京,結果只能去旗津。沒有人可以預知黑天鵝何時迫降,比如暴力升息、矽銀和瑞信風暴等,也沒有一檔金融股能夠確保每年穩定配息,如果想要穩定股息,分析師表示,可用高股息ETF取代金融股,比如00878能分散個股風險,也能「精準」估算每年配息約5~6%,如此就能如願去東京玩了。
分析師陳相州在臉書粉專「股添樂股市新觀點」表示,很多人不知道,金融業是一個高槓桿的行業,什麼叫高槓桿?就是10塊本金可以做到100塊的生意。景氣好時,獲利可以透過槓桿有效放大,當然股價漲、配息也不會有問題;但如果景氣差,因為本身是高槓桿特性,所以保有一定的現金(流動性)就顯得格外重要。
陳相州指出,最近不少金融股配息大幅縮水,原因不外乎2點,不是去年獲利縮水,就是投資部位縮水,這麼一來就導致現金的運用受到限制,這些金控就是想發股息,主管機關也未必會同意,因為這是維持金融穩定的重要紅線。
陳相州強調,這麼看來,不配息倒也不是什麼壞事,但是在台灣,資本市場可沒這麼理性,只要一個配息縮水或不配息,資金馬上用腳踏平。沒辦法,當這些金融股被貼上配息穩定的標籤,享有相對估值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他們每年這時都得面對市場「期中考」。
用高股息ETF估算每年配息也會比較「精準」,每年5%、6%不會差太多
例如本周,先是國票金宣布不配息,3個交易日就跌10%;而台企銀在獲利新高的背景下,配發14年新低的股息,也使得股價隔天直接躺平。這種情況最倒楣的就是金融股民,沒領到息,還得被迫參與除息。
陳相州建議,追求穩定股息的投資人,可以用高股息ETF來取代金融股,畢竟沒有一檔金融股能夠確保每年穩定配息,就算每年配息,金額也往往忽高忽低,如果遇上全球性的金融風險事件,可能還會跌得像提早除息,像近期的矽谷銀行、瑞士信貸等事件衝擊。
陳相州進一步分析,但是ETF不同了,以00878為例,30檔成分股分散在各產業,這樣把雞蛋分散在不同籃子的好處,在於某成分股配息縮水影響不大,特定行業受衝擊也能將傷害降到最低,當然遇到大盤一把火把籃子燒了的情況就沒話說,不過通常跌幅也小於持有單一個股。例如大盤今天下跌1%,00878下跌0.5%。
最重要的是,用高股息ETF來估算每年配息數字,也會比較「精準」,每年5%、6%不會差太多。換作是存單一個股,這要是發生一個不配息,本來規劃要去東京的,最後可能只能去旗津。
※免責聲明:本文獲得《股添樂股市新觀點》授權,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