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央行在2月利率決策會議上,轉為更加鷹派的方向,與去年12月會議不同的是,這次並未考慮暫停緊縮週期,強調需要進一步升息,並提到強勁的澳洲國內需求增加了通膨壓力。此後,市場已將其終端利率調整至4.3%的峰值。
然而,澳洲央行在3月決策會議把現金利率再度提高25個基點至3.6%之後,卻軟化了先前鷹派的基調,並表示未來升息時機將更大幅地取決於數據,如果近期經濟數據疲軟的走勢持續,澳洲央行可能選擇暫停升息。
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認為,家庭支出、勞動力市場和工資壓力、通膨以及全球經濟的趨勢,仍然是澳洲央行未來利率前景的關鍵。
事實上,澳洲今年1月的經濟數據表現為30年來第三佳績,澳幣也受到提振,但2月期間,澳幣兌美元匯率卻下跌超過5%。除了美元在重新定價更鷹派的美國聯準會(Fed)升息預期中走強之外,澳洲央行自2月初開會以來發布一連串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都是澳幣下跌的原因。
澳幣兌美元跌勢始於1月的就業報告。該報告顯示,就業連續第二個月下降,將失業率推高0.2個百分點至3.7%。隨後,去年第四季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出人意料地遠低於預期,並挑戰了澳洲央行認為工資壓力正在增加的觀點。雖然WPI並不是澳洲央行考慮的唯一工資指標,但沒有跡象表明勞動力成本的廣泛指標正在加速成長。
最重要的是,名目零售支出僅回到2022年10月達到的水平。澳洲央行在3月的利率會議上並沒有忽略這一數據,軟化了前瞻性指引,並表示如果經濟數據持續走弱,未來升息也可能暫停。主要問題是,這一連串的不良數據是曇花一現?還是更嚴重經濟放緩的開始?考慮到誤差範圍,越來越難以將糟糕的數據視為暫時性、一次性或季節性調整問題。
同時,儘管美國3月10日公布的2月非農就業數據強於預期,但市場對Fed升息的預期大幅降低,升息預期峰值從上周的5.7%降至目前的4.8%,部分亦受到矽谷銀行(SVB)危機的影響。Fed終端利率的重新定價已導致美元走弱。澳幣和美元之間的2年期收益率差因此收窄。
此外,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認為,澳、中貿易關係改善;澳洲經常帳盈餘以及疫情後中國消費需求復甦,都是支持澳幣進一步上行的積極因素。根據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的長期公允價值模型,顯示澳幣兌美元的預估值為0.77,澳幣仍然被低估。
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對澳幣持正面看法,並認為澳幣兌美元在三個月內升將至0.7;在12個月內將升至0.73。
雖然如此,市場存在的風險不能忽略,主要包括有二大部分,其一,如果Fed在矽谷銀行危機的情況下,態度仍然非常強硬,將引發避險美元需求;其二,澳洲經濟數據持續令市場失望。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