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國內消息:

1.大陸國台辦昨表示,為促進兩岸貿易健康發展,大陸海關總署決定自3月15日起,恢復台灣冰鮮白帶魚、凍竹筴魚輸往大陸。對此,陸委會表明「正面看待」,也盼兩岸各項經貿能朝更健康方向發展。

2.宏都拉斯恐與台灣斷交,已簽署近16年的台宏自由貿易協定(FTA)是否也要終止?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會尊重外交部整體政策考量,2022年我對宏出口6314萬美元,僅占總出口貿易額的0.01%,如果FTA真取消,對我影響有限。

3.被稱為史上最大投資抵減的「台版晶片法」,《產創條例》10之2修法今年初立院三讀通過,但攸關企業可申請家數的研發經費門檻,出現4套劇本,還在財經兩部會角力中。原先各界批評專為台積電量身打造的百億高門檻,通過可能性已低,雙方可望以折衷降到70億基準為協商目標。

4.台積電、大立光除息秀16日同步登場,15日股價雙雙開高走低,投資人棄息賣壓重。投資專家看好兩大重量級公司填息行情,認為大立光未來產業前景看好、股價基期低,台積電產業前景穩定,僅2.75元股息,填息機率高,惟15日歐美股市大跌,短線會受影響。

5.美國爆發矽谷銀行(SVB)等金融機構倒閉事件,衝擊美股表現,國安基金動向備受市場關注。財政部長莊翠雲15日在財委會答詢表示,國安基金4月將召開委員會,屆時會討論是否退場,但她強調,國安基金去年底帳面價值雖虧10億元,但因台股回溫,讓國安基金的持股部位轉虧為盈,「目前帳面是賺的」。

6.台灣高鐵公司2019年起規畫新世代列車採購,因廠商報價與市場行情落差過大2度流標,高鐵董事會昨通過決議,將購車案決標予日立東芝聯盟,預計花1240.91億日幣(約新台幣280億元)採購12組列車,開工後42個月交車,再經8個月運轉測試後始能上路。

(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

#台灣高鐵 #台積電 #大立光 #填息 #宏都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