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財的會計背景,與傳產、電子的兩棲身分,為人津津樂道,鮮有人知的是,他除了頭腦靈活外,四肢也很發達,大學時是淡江柔道校隊,還土法煉鋼、自製槓鈴練舉重,連橄欖球都有涉略,在民國50年代,運動風還不流行時,可說是走在時代尖端。
允文允武 走在時代尖端
在職涯的選擇上,陳進財也勇於選擇不同的路。其實他曾通過國考,也接受過完整的公務人員訓練,但當時,正逢KPMG(當時名為PMM)進入國內,畢業於淡江會計研究所的他,想走本科系的初衷,驅動他捨棄鐵飯碗,說要「到少林寺練功」,成了KPMG的第一代。
回首事務所歲月,在當時還沒有計算機、冷氣的年代,陳進財曾在夏天加班時,脫到只剩吊嘎在打算盤;那時候的過帳,筆筆都是人工處理,很容易出錯,曾有一年結帳差一毛錢,他大喊「這樣不能平衡,一定得抓出來」,工作負荷可想而知。
尤其是5月份,各家公司趕做年報旺季,會計師案件量龐大,時間壓力又緊繃,還要負擔特別重的責任,勞心又勞力。時任查帳員的陳進財,身體不堪負荷,在2年後選擇離職,他的空缺後來由三個人替補,根本就是「一個人當三個人用」。
勇於挑戰 傳產、電子兩棲
雖然在KPMG的時間不長,但凡事全力以赴的陳進財,就有了代表作。南僑化工的上市案,就是由他承辦,這是KPMG進入台灣市場後的首樁上市案,也是陳進財由會計領域,轉進產業的一大契機。
當時陳進財獲延攬,進入南僑化工,從一級專員做起,一路到總裁,同時擔任多家企業的董事、獨董,目前身分是穩懋、聯茂的董事長及南僑最高顧問、上銀副董,兩棲於電子與傳產領域,從會計人搖身成為管理人。
幾十年前回母校向學弟妹分享時,陳進財就說,學會計,最終會變成兩種人:會計人、管理人。會計人僅能做會計,科技演變下有被AI取代之虞,「要懂得用會計作管理的工具」,管理人用腦袋做決策,會計只是做決策的工具與資料來源之一,AI無法取代。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