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裝船王慧洋-KY自結2月每股稅前虧損0.26元,為逾2年半來首見,震撼市場,也引發航運股首季轉虧疑慮。但法人分析,代表散裝運價的波羅的海綜合指數(BDI)2月底起翻揚,3月更衝破千點,散裝族群3月獲利大旺;而貨櫃航運雖面臨上海航交所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連8黑窘境,但長榮、陽明的長約保護力可到4月,第1季獲利仍可維持正數。
慧洋-KY昨(3)日公告2月獲利自結,因BDI大跌波及現貨運價,2月營業虧損1.03億元,稅前虧損1.95億元,自結每股稅前虧損0.26元,為2020年6月以來首見;累計前2月稅前虧損1.65億元,每股稅前虧損0.22元。
雖2月航運市況低迷,導致單月轉虧,但慧洋-KY主管強調,中小型船舶運價指數自2月下旬起觸底,截至2月底,BPI、BSI已分別回彈至1421點及1105點,相較上月中最低809及625點,漲幅皆超過75%;而BHSI亦回升至536點,也較最低點漲逾20%。
觀察後市,慧洋-KY分析,中國大陸2月PMI指數創2012年以來新高,研判解封後經濟活動復甦,運價將持續回升,並樂觀看待3月散裝市況漸入佳境,旗下指數連結型的船舶也可望因此受惠。
長榮、陽明等貨櫃航運雙雄以歐美線為主,長約成Q1獲利護身符
除了大陸內需升溫,慧洋-KY也認為,第2季南美洲穀物旺季將至,運價看揚,有利後續換約價調漲;此外,2大環保新規加深老舊船舶淘汰壓力,加上近年散裝新船下水數量偏低,公司又擁有最多的節能船隊,龍頭實力不減。
法人另分析,相較慧洋-KY指數連結型船舶超過半數、約達70艘,裕民則採保底搭配指數連結、正德是以讓利換簽長約,2家散裝船商的營運狀況相對穩定。
至於貨櫃航運部分,長榮、陽明以歐美長程線為主,直到4月底前,美國線還有長約護體,即使目前歐美線量價雙減,但首季仍有機會維持賺錢,不至於馬上陷入虧損。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