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區塊開發選商第三階段第二期(3-2)選商作業草案正在討論當中,外傳經濟部將放寬開發商獲配容量,引發部分開發商反對,認為專案融資可行性降低,同時也增加購售電合約(CPPA)洽談的可能性,希望經濟部再思考各家容量上限。

反對開發商認為,考量台灣離岸風場第二階段各風場開發進度皆多有延誤,除海能風場已於2023年1月底完成所有風機安裝外,其餘允能風場、沃旭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風場、彰方西島風場等專案進度,皆有不定程度的進度延遲,除造成部分專案成本持續追加外,少數專案之完成進度亦具高度不確定性,甚至可能與銀行團進行債務協商,導致曾參與上述專案之聯貸銀行團成員皆對離岸風電產業產生相當程度疑慮,同時也再考量整體風場開發情形後放緩評估速度。

開發商指出,第二階段的各專案開發進度多有延遲,且有專案因成本暴增而可能與銀行進行債務協商,目前有部分風場正在處理當中。另外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選商的風場還款來源由台電躉購電價轉為一般企業CPPA,還款來源不確定性增加。國產化限制將可能影響風場施工進度等三個因素,國內外金融機構對台灣離岸風場看法已轉趨保守,加上國際銀行對亞洲其他國家之融資量能亦會對台灣市場產生資源排擠效應,整體融資渠道預計有20~30%減幅,即融資量能可能下降至750~900億左右,因此單一風場規模若超逾500MW,將可能在金融市場籌資上遭遇重大挑戰。

#風場 #融資 #經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