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1月受到農曆春節長假工作天數減少影響,隱形眼鏡業者營收表現平淡,市場又出現雜音,不過,目前大陸彩片滲透率低,及後疫情需求復甦,法人仍看好,隱形眼鏡行業規模可望回升至15~20%年增,預期台廠大陸區的營收仍有接近2成的成長空間,可望帶動2023年全年度的營運表現。

1月台灣隱形眼鏡出口金額為12.4億,月增18.9%、年減5%,主要動能來自日本市場--出口金額為7億,月增42.9%、年減8%,雖去年基期已高,不過,由於終端需求尚未見顯著下滑,法人預期,2023年上半年出口日本市場金額為持平,或中低個位數年減看法,但下半年可望重返成長。

1月台灣隱形眼鏡出口中國大陸區金額僅3.16億,月減7.9%、年減4%,可以看出終端需求尚未見顯著起色,不過,大陸解封態勢確立,台廠當地營運最壞情況已過,法人預期,2月起業績可望開始將逐月回升,預估2023年上半年出口中國大陸市場金額年增率將近20%左右。

精華(1565)在2018年曾降價過一次搶奪市場份額,2019年大陸營收有50%成長,可以看出以價換量的策略奏效,日前和大陸區的大客戶協議降價,法人看好,精華今年大陸區營收有機會成長超過4成。望隼(4771)本身就在大陸有廠,具在地生產優勢。晶碩(6491)製程優化、續推出新品,客戶採個別議價,還沒有需要全面降價搶單。視陽(6782)持續專注於矽水膠產品,水膠彩片價格競爭對其影響較小。

#視陽 #精華 #晶碩 #望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