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V轉後周三轉崩,台股行情也忐忑。資深分析師指出,現階段分析台股要掌握市場投資心理,即使今年基本面壞過去年,但股市提前反應,法人跟散戶都覺得有必要增持部位,但也提醒雖就技術面是長線買點,但外資大網急撒,撈到的不一定是大魚,營收基本面跟不上股價漲幅,點名信驊、創惟等2檔外資恐錯愛。

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表示,從股市投資心理的結構觀察,一定先從去年賣最多的外資開始動作,去年賣超台股1.23兆元,今年來買超回補2300億元。而散戶則具體反映在融資餘額及成交量,春節封關前融資餘額降至1511億元,約退回到 2020年8月指數12500點水準。

為何融資餘額創2年半低點?顯示散戶因去年台股跌太兇,對台股失去信心及熱情,當時大盤成交量只有每天1500億元,對比去年平均每天成交量2500億元,這是相當低的水位,表示散戶不關心股市。

散戶不像法人有操作績效的壓力,所以動作慢半拍,但最近融資餘額開始增加,5日及10日平均成交量2100~2200 億元,2項指標初步顯示散戶漸漸回來了。

這時要先了解法人及散戶接下來怎麼想、怎麼做?蔡明彰指出,今年初外資大買晶圓雙雄,分別買超台積電24萬張,聯電34萬張,今年來各漲19%跟23%。

其實就EPS而言,晶圓雙雄今年都較去年衰退,估計台積電由39.2元衰退到34元,聯電由7.09元衰退到5元,不過去年股價大跌,且以今年預估 EPS計算本益比,台積電16倍、聯電10 倍,處於合理水準,所以被外資列為第一優先回補的股票。

然而,大舉回補也會出現問題,外資漁網撒下去,也未必撈到大魚。有些個股外資強力買盤下,雖然股價快速反彈,但公布的基本面數據跟不上股價。

蔡明彰以超越大立光成台股股王的信驊為例,外資今年買超1100張,但1月營收2.2億元,月減44%及年減43%,月減受工作天數減少影響可以理解,但年減逾4成,不免擔心上半年資料中心成長放緩,伺服器控制晶片需求下滑,信驊自2020年11月起,每月營收的YoY都是正成長,如今變成負成長,若再連續2、3個月負成長,股價恐回頭,外資可能買錯了。

訴求Type-C題材的創惟,1月營收1.39億元,月減35%,年減高達68%,蘋果今年秋天推出iPhone 15,將支援Type-C,但距離現在還太久,何況創惟去年10月低點74.9元以來,反彈6成,也讓他認為,股價已不再是低基期。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台積電 #創惟 #信驊 #聯電 #大立光 #外資 #散戶 #融資餘額 #台股 #投資心理 #晶圓雙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