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基本面:
1.前一交易日新台幣以30.060元兌一美元收市,貶值1.7分,成交值為10.43億美元。
2.集中市場08日融資增為1563.69億元,融券減為539691張。
3.集中市場08日自營商買超14.62億元,投信買超20.66億元,外資買超163.48億元。
4.中興電(1513)拿下台電及民間企業超高壓氣體絕緣開關(GIS)182億元訂單,加上統包工程,目前在手訂單攀升至272億元,推升1月合併營收攀升至17.76億元,月增12.85%,年成長33.80%。首樁都更案敦南御所豪宅建案預計今年完銷,今年營收追求成長,獲利力拚兩位數成長。
5.被動元件龍頭大廠國巨(2327)8日公告1月營收,受到農曆新年長假,工作天數減少影響,國巨上月營收下滑至85.03億元,月減5.5%、年減17.1%,為最近一年多以來相對低點,但為歷年同期次高紀錄。
6.嵌入式非揮發性記憶體矽智財(eNVM IP)廠力旺(3529)2022年獲利繳出歷史新高成績單,大賺超過兩個股本。
對2023年展望,力旺總經理何明洲認為,雖然第一季營運會受到晶圓代工廠利用率下降影響,不過2023年在先進製程布局效益下,授權金將可望大幅成長,權利金亦有望在下半年重回成長軌道,公司2023年營收將持續攀升。
7.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ChatGPT近期在全球爆紅,除了微軟之外,其他科技大廠也開始競相導入相關AI技術,不過業界認為並非有AI軟體就可達到ChatGPT的效益,當中關鍵在於AI晶片運算效能。
8.高速傳輸介面IC廠譜瑞-KY(4966)公告2022年第四季財報,單季稅後純益僅4.54億元,季減逾5成,不過2022年仍賺進逾六個股本。譜瑞-KY執行長趙捷也釋出好消息,預期2023年3月起庫存水位將開始快速下降,第二季就可望回到60~65天的正常庫存天數,且下半年營運更有望漸入佳境。
9.農曆長假影響加上傳統電子淡季,軟性銅箔基板廠(FCCL)台虹(8039)、亞電(4939)1月營收下滑不少,儘管上半年景氣仍淡,不過兩家業者持續積極布局新材料、新產品、新產能,待庫存去化、需求復甦後,將為營運挹注成長動能。
10.王品(2727)受惠疫情解封,外食市場復甦,1月兩岸合併營收21.7億元、台灣營收16.6億元,均繳出雙位數成長、同創歷史單月新高的成績。2月在西洋情人節、228連假助攻下,王品有望延續1月火熱業績表現。(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財經內容中心綜合整理)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