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日前報導,荷蘭、日本加入對大陸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行列,美日荷三國已達成共識,傳出荷廠艾司摩爾(ASML)同意不出售生產成熟製程晶片的深紫外光(DUV)設備給大陸,但產業分析師認為,若目標是為了打壓大陸先進技術能力,其中還存在不少漏洞。
集微網報導,知名產業分析師Dylan Patel表示,如果是限制大陸取得14奈米、7奈米或5奈米先進製程技術,那麼禁令必須達到能夠處理這些節點功能的不同級別工具。
如台積電16奈米和12奈米技術,最小金屬間距為64奈米;台積電7奈米技術最小金屬間距為40奈米;5奈米製程技術最小金屬間距為28奈米,出口禁令應基於這些參數制定適用標準。
Patel認為,透過自對準四重圖案(SAQP)等技術和DUV曝光機,中芯國際已經跨入7奈米製程,而且這並不是經濟上可實現的極限,台積電N5使用的28奈米最小金屬間距,可以在沒有極紫外光(EUV)設備的情況下製造。
Patel說,若不讓大陸14奈米晶片大規模量產,必須阻止所有可以實現製程上最小金屬間距64奈米工具,理論上,連KrF(光阻劑)曝光機業者也需要納入限制,SAQP搭配KrF曝光機,儘管經濟效益不是最優,不過足以應對大陸境內緊急需求。
報導指出,Patel推算,不考慮經濟成本,只靠現有DUV機台,中芯國際理論上就可實現每月超過10萬片晶圓的7奈米代工產能,高於三星和英特爾7奈米(含)以下先進製程產能總和。若華虹、華力、長江存儲、長鑫存儲等目前DUV設備全被中芯調用,其打造出7奈米產能將甚至超過台積電。
此外,Patel認為,目前光阻劑和曝光機關鍵零組件並無出口限制,也是一個重大的漏洞,美國要壓制大陸先進製程能力,必須阻止這些工具的流通,但關鍵供應商很容易被上海微電子等本土曝光機商所觸及。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