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綜觀近一周芝加哥(CBOT)穀物期貨漲跌互見,中國年假結束後,市場關注中國採購動向,另外,阿根廷遭受旱災的農作物可能面臨更多影響,近周大豆期價走勢漲跌互見,玉米期市偏弱,小麥期市較前一周比回升。
大豆期價近周走勢漲跌互見,因市場擔心阿根廷遭受旱災的農作物可能面臨更多影響,上周一(1/30)及周二(1/31)大豆期貨收高,但價格受到豆粉下跌修正的壓力拖累,上周四(2/02)大豆期貨攀升,因阿根廷是全球最大的豆粕和豆油出口國,受旱災影響,截至上周五(2/03)大豆期貨下跌,受原油價格疲軟以及對巴西大豆豐收的預期,但最活躍的豆粉期貨創下8年半高點,因供應緊張的擔憂以及堅挺的美國現貨市場吸引了投機性買盤。
玉米期市近周走勢偏弱,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交易所公布的最新生長報告,比從前一周的12% 提高到22%,但仍是較五年平均42.1%惡化,而中國過年結束,市場關注中國採購動向,另外,巴西玉米豐收預期,但目前卻面臨黃豆收成進度延遲,可能影響玉米種植時間,加上,黑海玉米因地緣政治風險與能否穩定出口疑慮,市場也猜測需求是否有機會回轉回美國,上上周五(1/27)玉米期貨小幅走高,由於出口市場需求增加的希望,上周一(1/30)玉米緊隨小麥漲勢後,也受到支撐,上周二(1/31)玉米期貨收低,由於技術性拋售和投資者的觀望,上周四(2/02)玉米期貨因技術性拋售和美元反彈而下跌,會削弱美國穀物在全球的競爭力,儘管最近一周美國玉米出口銷售量高於預期,截至上周五(2/03)玉米則小幅走高。
小麥期市近周走勢較前一周比回升,上上周五(1/27)小麥期貨漲跌互見,交易量最大月小麥在創下4週以來的最大單週漲幅後下跌,但仍擔心美國平原的寒流會破壞休眠作物,以及擔心俄烏戰爭升級可能導致黑海港口的供應中斷,上周一(1/30)小麥在攀升至四周高位後小幅走高,由於擔心美國糧食產區的寒流可能導致作物受損,而俄烏戰爭的潛在升級也支撐了價格,上周二(1/31)小麥期貨續漲,因交易員關注美國平原的冬小麥狀況,由於本季出現第二次寒冷的寒流,儘管技術壓力上掙扎,截至上周五(2/03)小麥期貨在升至一個月高點後因獲利回吐而下跌。
影響價格波動品項有:(20230127~20230203)
01/31近月大豆,報1538美分,近2周高價。
01/31近月小麥,報761.25美元,近1個半月高價。
02/02近月玉米,報675.25美分,近一周最低價。
02/03近月豆油,報59.06美分,近1個半月低價。
02/03近月豆粉,報496.5美分,近兩周高價。(倪淑茹編輯)(商品行情網)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