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大陸晶片產業多方圍堵,目的是打擊該國半導體發展,全球貿易戰一觸即發,大陸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市場,北京有意透過限制太陽能板技術出口,作為回應美國制裁的反制措施。雖然如應用材料等美企擁有太陽能產業所需知識產權,但出口禁令仍將衝擊西方推動綠能的發展。
路透社報導,北京擬效法美國對其的晶片措施,限制太陽能產業技術出口。目前尚未公布出口管制措施細節,但計畫涵蓋大尺寸矽片技術、黑矽製備技術和超高效鑄錠單晶/多晶工藝等太陽能板零組件技術和機械。
雖然美國的應用材料、挪威的挪森(NorSun)和義大利國家電力公司等企業,仍擁有太陽能產業所需知識產權,大陸太陽能技術的出口管制,對美國而言並非無法克服的問題。
可即便如此,大陸的禁令仍會衝擊西方推動太陽能板製造的發展,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顯示,大陸佔全球79%的太陽能板多晶矽產能、97%的太陽能矽片,以及85%的太陽能電池。
報導稱,美國為國內太陽能板業者提供稅收減免,歐洲可能也會出台類似的補貼措施,但在缺乏大陸設備的情況下,建設製造能力將需要更高的成本。專家表示,歐洲太陽能產業產能不到10吉瓦,大陸則約300吉瓦,每增加1吉瓦,就需要斥資10億歐元,且花費更長的時間,「建造一座新工廠產出多晶矽等產品需要數年之久,而一條完整的太陽能供應鏈更需要四倍的時間」。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