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在預期接近升息尾聲,出現元月效應,今年以來歐美股市表現偏多,亞股也不遑多讓,陸、港及越南股市1月皆交出逾10%的亮眼成績,而觀察至1月底資金流向,已有98億美元資金淨流入亞洲地區,從均值回歸角度觀察,今年亞洲陸、港、韓國及越南股市深具修復空間潛力。
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研究團隊表示,今年預期歐美步入衰退可能性上升,亞洲國家出口壓力相對較大,經濟支撐力道在於消費。後續觀察大陸解封後居民消費力道復甦的強度、以及受惠大陸居民消費復甦的產業與國家;其次觀察Fed升息逐步消退帶來的估值修復行情,去年因市場資金緊縮導致估值壓縮較嚴重的國家,今年表現空間預計相對較大。大消費板塊、陸港股市、泰國、韓國、越南等國家表現皆可期待。
估值乖離愈大,拉回到均值的力量愈強,長期來講股市估值會有均值回歸現象。港、陸、南韓三地股市去年表現不佳,P/B的乖離已較大;若今年大陸順利解除封控、半導體庫存修正結束,以過往經驗來看,估值修復空間會比較大。海外投資仍低配中國,未來有回補空間與利多契機。
台新新興市場機會股票基金經理人李文孝指出,亞股後市展望仍由大陸經濟牽動,大陸市場強力預期防疫政策放鬆,加上房地產利多政策不斷加碼,基本面修復的預期提升,今年經濟可望回溫,有望帶動亞洲市場的成長。預期新興亞洲基本面將好轉,目前評價偏低優勢下,新興亞股震盪後仍將持續吸引長線資金。
操作上,產業面隨世界各國更加重視氣候變化問題,電動汽車、電池儲存產品及供應鏈等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行業將受到更多關注;以國家來看,東協內需動能恢復,出口在外商製造業加持下而成長,在市場動盪中將勝出,因此大陸、東協為優先考量。
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強調,預期大陸將循著新興國家類似的後疫情時代消費模式,消費者會在今年熱切地追求報復性消費,據估計,歷經三年的清零政策,期間已經累積人民幣6.6兆元超額儲蓄,這應該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到推動消費的作用,隨供應鏈問題得到解決與房地產行業趨穩,預期下半年企業獲利動能將能恢復,成為股價反彈的基本面支撐。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