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降溫,美聯準會升息放緩,壓抑美元指數,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周三升破「2字頭」,2日續強,大升2.65角,最新匯價來到29.7元。搭配「黃小玉」等上游食品原料價格回檔,食品廠統一(1216)、南僑(1702)、大成(1210)、卜蜂(1215)等,今年成本壓力可望大幅紓解。
去年食品廠承受沈重成本壓力,由於疫情等因素,黃小玉、棕櫚油等食品原料價格從2021年底就開始飆漲,去年2月碰上俄烏戰爭更直衝天際,直到第二季底、第三季才回落。不過因食品廠都備有原料庫存,去年下半年都在清理高價庫存。
二方面,美國為壓抑通膨,去年啟動強升息,推升美元指數狂飆,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從去年初的27.5元,到10月最低貶到32.3元,足足貶值超過15%。國內黃小玉等食品原料9成以上仰賴進口,多數採美元採購,新台幣貶值,食品廠購買力削弱,成本壓力雪上加霜。
隨著高價原料庫存消化告一段落,搭配新台幣強升,法人看好國內食品廠今年成本壓力可望大幅紓解,幫助獲利回升。
國內食品龍頭統一,旗下以統一超(2912)為首的流通事業去年營運表現出色,推升統一去年全年營收達5,246億元,年增10.8%,年營收首度衝破5,000億元大關,改寫歷史新高。
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堅持照顧消費者,維持產品凍漲,公司去年食品本業承受龐大成本壓力,去年前三季稅後純益146.12億元、年減11.4%,全年獲利恐連二年下滑。隨著料回檔與新台幣強升,成本壓力趨緩,加上疫情解封帶動需求回籠,法人看好統一今年營運可望重回成長。
另外烘焙原料大廠南僑也是去年原料成本高漲的重災戶,因為南僑主要原料小麥、棕櫚油等,去年初的漲幅最大。南僑剛公布去年自結稅後純益5.61億元,較前年重摔47.6%,每股純益2.26元,創下近十年獲利新低。
不過隨著成本壓力趨緩、大陸疫控逐漸開放,加上泰國新產能開出,法人看好南僑今年營運成長動能可期。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