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升息放緩,市場庫存調整也近尾聲,加上經濟解封後有利加大催化醫療、基建、車用等利基需求,台塑(1301)、國喬(1312)、台達化(1309)、聯成(1313)於台美中三地啟動的石化利基新產將在今年陸續完工投產,營運利基蓄勢就位發酵。
其中,台塑斥資11.48億美元的石化升級大布局,包括台灣年產10萬噸PVC廠去瓶頸工程、仁武醫材中心(含雙離子高分子複合膠粒);大陸寧波年產60萬噸丙烷脫氫(PDH)廠新建工程將於第二季及下半年陸續完工;轉投資台塑美國(持股22.66%)德州年產15.1萬噸VCM廠去瓶頸工程、路州年產11萬噸PVC廠擴建工程分別預計在首季、下半年完工,擴大搶進後疫情的全球供應鍊調整商機。
國喬斥資500億元大陸福建泉州泉港石化工業園PP(聚丙烯)一貫布局,營運觸角從SM(苯乙烯)系列拓展至丙烯領域,更為國內單一石化專業廠近年跨領域的最大手筆海外布局;一期投資300億元,PDH年產66萬噸、PP年產45萬噸,項目預計下半年試車投產。
看好全球解封後需求復甦,聯成擴產大計加速推進,以維持DOP市占龍頭地位。聯成評估今年大陸PVC市況轉佳,惟DOP上游原料OX供應偏緊,將提高合約購料比率因應。聯成今年有26.7萬噸石化產能擴充,包括14.5萬噸DOP、7.2萬噸苯酐(PA)、5萬噸馬林酐等,預計石化總年產規模推升至487.3萬噸,當中DOP產能約326萬噸。
台達化考量高值推展、把握集團大陸古雷一貫石化投資陸續開出,利用其中SM布局的原料支援,啟動ABS、PS擴產計畫。
除了台灣ABS、EPS去瓶頸年增1.2萬噸、4,200噸,預計第四季完成;有鑑大陸福建、珠東、浙南、江西等目標耕耘市場年需求約50萬~60萬噸,大陸EPS新廠年產規模30萬噸,一期20萬噸預計明年第三季投產。
分析師認為,隨著疫情控管退去,健康醫材需求可望持續增溫,而大陸新能源汽車產業迅速發展,相關產業對可塑劑、PVC、PP等需求也有增加趨勢,若其他行業沒有太大改變,汽車行業需求預估會成長許多。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