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統計顯示,當陸股跌超過4成後一年的平均漲幅53%左右。法人表示,目前陸股自高點已下跌近40%,回到2020年新冠疫情前的價位,陸股蓄積反彈力道。
據匯豐投信整理,截至去年12月31日為止,滬深300指數自2004年4月以來,共有6次跌幅超過30%,其中2007年10月高點跌到2008年11月共歷時12個月,跌幅72.3%為最,不過,在大跌之後反彈一年後,漲幅高達114%。近年從2021年2月下跌至2022年10月跌幅近4成,整理期已有21個月。
PGIM保德信中國好時平衡基金經理人毛宗毅指出,大陸A股兔年開出紅盤之後,31日指數雖收黑,不過,仍看好大陸政策對於房市與疫情的鬆綁,有利於提振整體大陸經濟動能,進而帶動消費內需市場持續增溫,預期今年擴大內需將是大陸資產投資的焦點產業,且在政策助力之下,今年經濟增速預期有望達5%。
匯豐投信表示,隨著大陸防疫政策逐漸解封,市場等待正常化生活已有一大段時間,預料大陸經濟將結束過去一年多的衰退。目前以匯豐環球研究估計,大陸預計2023年在促增長政策加持之下,GDP成長率可望由2022下半年的4.4%,增加至2023年的5.2%,將遠比去年的3.5%要來的好,顯示封控鬆綁預計將會對大陸內需帶來重大利多。
此外,若再以中長期而言,相較於維持高利率的歐美國家,大陸貨幣政策仍有近一步寬鬆空間,若再加上疫情過後的內需復甦與財政刺激下,陸股在金兔年將具備持續反彈的投資潛力。
毛宗毅認為,除了解封後的報復性商機可期,市場也開始將注意力轉向3月將登場的人大與政協兩會,以及大陸2023政府工作報告目標,包括對於GDP、CPI、財政赤字率等預期,屆時官方所釋放出的訊息將左右市場資金態度。
A股目前的股債利差仍處於相當高位,凸顯A股物美價廉的投資價值,建議投資人鎖定政策支持和趨勢概念,如食品飲料、內需消費、信創、太陽能、電動車相關供應鏈,以及防禦型價值股包括銀行、地產,而半導體、消費性電子產業則是底部打底待反轉的標的,可逢低分批布局。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