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航運界1日舉行新春團拜,貨櫃雙雄董座對海運景氣看法受矚目。全國船聯會理事長、長榮海運董座張衍義表示,海運業歷經兩年獲利破紀錄榮景後,今年將面臨全球經貿下滑、運價走跌、艙位供給增加等三大挑戰,若經濟沒有跟上,除非船公司大幅調整運力,否則削價戰持續,影響船公司獲利,小型航商甚至可能虧損。
但若俄烏戰爭提早結束,預估可為通膨壓力、能源危機帶來緩解,刺激終端市場逐漸恢復正常消費,對航運業來說將是利多。
航運業好壞經常被視為全球經貿重要指標。陽明海運董座鄭貞茂指出,從總體經濟著眼,感受到情勢正在好轉,包括歐洲經濟看來沒那麼悲觀,美國聯準會升息似乎快到頂,大陸解封後拚經濟,需要時間觀察效果,如果整體情勢持續,消費需求會慢慢變好,下半年市況應比上半年好。
1日全國航運界春節團拜,張衍義致詞時表示,過去兩年海運業賺到破紀錄的獲利,在神鬼奇航、激情過後,今年是疫後第一年,即將面對三項挑戰,首先是全球經貿下滑,無論國際貨幣組織(IMF)或其他研調機構對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看法都是保守。
第二項挑戰是運價走跌,對航運業的營運是關鍵,今年初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已較去年初最高點下跌逾8成,尤其美西線、歐洲線運價跌深。
第三項挑戰是艙位供給增加,今年不少新造船下水,若經濟沒有跟上艙位供給成長幅度,為搶貨走上削價戰,是航商最不樂見。除非船公司大幅調整運力,否則運價戰持續,美西、歐洲等航線恐跌破盈虧線,影響船公司獲利,小型航商甚至可能虧損。
不過若觀察總體經濟,鄭貞茂指出,目前多項數據已往好的方向發展,包括IMF小幅調升今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歐洲經濟沒有預期差,德國第四季經濟衰退僅0.2%;大陸解封救經濟,雖然目前貨量不多,仍需時間觀察;美國聯準會本周再升息一碼到4.75%,估計升息也快到頂了,加上科技等產業裁員、清庫存,所有壞消息都在預期中。
鄭貞茂強調,即使沒看到積極復甦訊號,但感受到市場恐慌降低。如果總體經濟環境持續變好,消費需求就會回來,海運市況下半年比上半年好轉機會增加。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