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在預期接近升息尾聲,出現元月效應,今年以來歐美股市表現偏多,亞股表現也不遑多讓,中、港及越南股市1月皆交出逾10%的亮眼成績,而觀察至1月底之資金流向已有98億美元資金淨流入亞洲地區,從均值回歸角度觀察,今年亞洲區中,中、港、韓國及越南股市深具修復空間潛力。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研究團隊表示,展望2023年,預期歐美步入衰退可能性上升,亞洲國家出口壓力相對較大,因此經濟支撐力道在於消費。後續可觀察大陸解封後居民消費力道復甦的強度、以及受惠大陸居民消費復甦的產業與國家;其次則是觀察Fed升息逐步消退帶來的估值修復行情,2022年因市場資金緊縮導致估值壓縮較嚴重的國家,今年表現空間預計也會相對較大。預計2023年大消費板塊、中港股市、泰國、韓國、越南等亞洲國家表現皆可期待。日盛亞洲機會基金研究團隊指出,估值乖離越大,拉回到均值的力量越強,故長期來講股市估值會有均值回歸現象。香港、大陸、南韓三地股市去年表現不佳,P/B的乖離已較大;若2023年大陸順利解除封控、半導體庫存修正結束,以過往經驗來看,估值修復的空間也會比較大。此外,目前海外投資仍然低配中國,未來有回補空間與利多契機。台新新興市場機會股票基金經理人李文孝表示,亞股後市展望仍由大陸經濟牽動,大陸市場強力預期防疫政策放鬆,加上房地產利多政策不斷加碼,基本面修復的預期提升,今年經濟可望回溫,有望帶動亞洲市場的成長。整體而言,預期新興亞洲基本面將好轉,目前評價偏低優勢下,新興亞股震盪後仍將持續吸引長線資金。觀察重點在美元及美債殖利率,若美元能續貶及美債殖利率回落,則有利資金回流新興市場及原物料的反彈。在操作上,李文孝指出,以產業面而言,隨著世界各國更加重視氣候變化問題,電動汽車、電池儲存產品及供應鏈等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行業將受到更多關注;以國家來看,東協內需動能恢復,出口也在外商製造業加持下而成長,在市場動盪中將勝出,因此,國家別看好大陸、東協為優先考量。富蘭克林坦伯頓新興國家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表示,預期大陸將循著新興國家類似的後疫情時代消費模式,消費者會在2023年熱切地追求報復性消費,據估計,歷經三年的清零政策,期間已經累積了6.6兆人民幣的超額儲蓄,這應該在一定程度上發揮到推動消費的作用,從企業獲利角度而言,近期獲利前景依然疲弱,然而,隨著供應鏈問題得到解決與房地產行業趨穩,預期下半年企業獲利動能將能恢復,成為股價反彈的基本面支撐。
亞股奮起 帶動亞股基金好表現

字體大小:
主要市場指數
紐約道瓊
32394.25
-37.83(0.12%)
04:58
S&P500
3971.27
-6.26(0.16%)
04:58
Nasdaq
11716.08
-52.76(0.45%)
05:16
費半指數
3057.27
-26.31(0.85%)
05:16
日經225
27518.25
+41.38(0.15%)
03/28
南韓KOSPI
2434.94
+25.72(1.07%)
03/28
香港恆生
19784.65
+216.96(1.11%)
03/28
上證指數
3245.38
-6.02(0.19%)
03/28
深圳成指
11564.45
-83.49(0.72%)
03/28
英國FTSE
7484.25
+12.48(0.17%)
03/28
法國CAC
7088.34
+10.07(0.14%)
00:05
德國DAX
15142.02
+14.34(0.09%)
03/28
其他人正在看
推薦專題
文章數:4
統一投信以扎實的投研實力,歷年來榮獲各大基金獎逾百座,其中,最佳股票基金團隊獎有18座。金獎冠軍團隊的品牌形象深植人心,也是投信基金定期定額扣款三冠王。
文章數:1
富邦金控以「永續」為核心,提出 「Run For Green」ESG倡議計劃,宣示將全力奔向綠色,發揮在金融與非金融的企業影響力,推動綠色作為,降低環境衝擊,達到淨零碳排的永續目標。
近1、2年,常常聽到的投資主題,包含電動車、碳中和、碳權等等,乍聽之下,好像是不同的東西,但其實都導向同一件事情─地球永續經營,在投資上,也就是大家常常廣泛在說的「ESG」主題。一般的傳統投資,投資人只會注意被投資公司的EPS,ESG投資除了連同傳統的企業財務因子一同評估以外,還會納入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考量的責任投資方法。也就是說投資人在投資的時候會考量投資標的在這四個面向,而這也將成為未來的投
文章數:9
全球近年吹起FIRE(財務獨立、提早退休)風潮,不少人可以提早樂退,享受愜意生活,但前提必須是銀彈充足。除了努力工作賺取固定收入外,趁早投資理財也很重要。只要從小錢開始、慢慢培養財商,亦能出奇制勝,做個快樂的FIRE族!
歐美銀行地雷連環爆,先是矽谷銀行倒閉,接連多家區域銀行出包,緊接著瑞信也發生危機,儘管最後遭瑞銀收購,但170億美元的AT1債變廢紙,國內180名大戶踩雷,金融市場惴惴不安,新金融風暴會再起?
去股債雙殺,境內基金規模下滑近千億,終止連5年成長態勢,32種基金類型僅10種成長,但台股ETF卻逆勢年增60.4%...。可以說,2022開啟ETF百家爭鳴時代,而這場ETF跟風賽,你上車了沒?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