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長孫天琦近日表示,要「防未病」和「治已病」相結合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完善針對評等良好機構的預警體系。對高風險機構處置,要避免透過不良資產假出表、假注資等方式讓機構假脫險,防止高風險機構捲土重來。
香港信報報導,孫天琦在瞭望智庫舉辦的會議中指出,大陸央行評等整體應呈正態分布,近年來評等結果也符合此一規律,其中處在安全邊緣的7級機構占比約15%。目前部分省份的7級機構占比偏高,應針對性調查7級機構,全力防止其劣變為高風險機構。
孫天琦表示,目前部分地方法人機構仍屬於高風險銀行業機構,但整體數量比高峰下降一半左右。對此,仍應採取有力措施壓降存量,同時推動建立硬約束的早期糾正機制,督促增量風險限期整改,不糾正就立即處置。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