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疫後全球解封服飾消費風起、通膨衝擊力道減弱、品牌廠庫存去化近尾聲,尤其是供應鏈已形成「大者恆大」的趨勢,且品牌客戶為成本考量「一站式購足」的偏好,有利成衣大廠2023年市場競爭力提升。
去年營運創新高的儒鴻(1476)、聚陽(1477)、廣越(4438)、光隆(8916)等國內成衣廠,在產業規模夠大,並具一貫生產製程,且主要產線在東南亞地區,雖對今年上半年保守,但對全年營運成長仍持審慎樂觀看待。
聚陽2022年稅後淨利為35.4億元,年增32.17%,EPS14.53元,獲利創下歷史新高。對於2023年,聚陽表示,最壞狀況已過,今年首季雖可能仍陷庫存調整的狀態,但營收表現有望逐漸回升。
積極進行生產基地多元化、品項擇優出貨、產品結構朝運動機能及戶外休閒等高值化調整的儒鴻指出,雖然上半年在全球高通膨、品牌高庫存壓力下,營運變數可能增加,但產業景氣可望逐季回溫下,對市場仍有信心。
2022年營收397.35億元、年增10.63%,創歷史新高,儒鴻預估農曆年後對今年整體展望會較明朗。下半年雖要關心全球經濟復甦的狀況,不過整體來看,2023年營收表現還是會比2022年提升。
羽絨衣代工大廠廣越指出,受到通膨影響,服飾消費市場力道降緩,加上品牌客戶庫存持續進行中,預期上半年偏淡。
不過,隨大陸解封,當地服飾消費景氣可望逐漸回升,加上今年天氣偏冷,後續可觀察第二季之後有無追加訂單出來,讓下半年營運能逐步回溫,全年應可維持成長。
受惠成衣比重拉升,機能服飾及羽絨廠光隆2022年營收創新高;光隆指出,持續看好成衣消費市場,今年再添產能,越南廠第三季可投產,增加20條產線。印尼廠第四季一期可投產,新增新建6至10條新產線。另外,還會有4~5個中型品牌新客戶加入,預期2023年的營收獲利都會比去年成長。
另外,光隆預期另外二個主要產項羽絨、家紡事業,2023年的營運可持穩、獲利也會穩增長。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