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2022年底美國通膨降溫,美元指數從高點回落,風險性資產出現強勁反彈,展望2023年全球經濟前景,TAROBO投顧分析,美國FED利率見頂,今年雖然不會快速降息,但已見到債市資金流出放緩。中國市場方面,已經出現國際資金轉為流入,同時期待中國經濟V型反轉,上證指數近一個月反彈逾6%。但全球經濟衰退擔憂加劇,仍要慎防全球股市高度震盪。全球主要央行的升息循環逐漸接近尾聲,債券投資價值開始浮現,首當佈局報酬具吸引力的固定收益商品。全球進入資金成本高漲、成長減緩的時期,企業此前積累的庫存仍待去化,獲利勢必向下調整,在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股票投資必須兼重避險,資產配置成為2023年的重要課題。
回顧2022年全球資本市場的表現,12月美聯儲連續第七度升息至4.25~4.50%,使2022年升息幅度創下過去33年以來新高,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的鷹派論調也使投資人不斷上調對本輪利率峰值的預測,激進的行動持續讓市場承壓,全年資本市場大幅動蕩。
而通膨似乎逐漸放緩的趨勢終於讓美元在第四季度大致見頂,與此同時,市場也開始迅速定價衰退,債市終於逐漸結束過去一年多以來的跌勢,資金流出也逐漸放緩,而隨著利率即將見頂,投資價值開始浮現,央行不會快速降息也讓其相對報酬有機會更具吸引力。
TAROBO認為,全球市場在通膨與高利率下,已經明顯帶動企業成本上升,資金從過去十年的寬鬆轉為收緊,這將影響企業獲利能力,導致對利率相對敏感的股市在今年盈餘成長率面臨下行風險,同時本益比的修正可能還在進行中。
中國市場方面,投資者高度期待中國複製美國消費疫情後迅速復甦的路徑,將疫情以來累積的存款轉換為消費釋放到市場當中,然而若是仔細剖析可以看到中美的實際情形可能存在巨大差異,中國的居民存款增加主要來自於其他金融資產增速的明顯放緩,包含買房資金的減少與理財產品的贖回金額,兩相抵銷起來,實際上的超額儲蓄並不多,同時面臨到國內製造業與房地產行業的下行週期,消費者信心難以快速好轉。
反觀美國則是有接近七成的超額儲蓄由財政補貼貢獻,因此在疫情期間與解封之後能有更明顯的消費復甦。綜合上述,即使國際資金轉為流入同時期待中國經濟能V型反轉,全球經濟衰退擔憂加劇恐將更進一步擾動全球股市。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