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股利多一波波,除新閣揆陳建仁具生技背景,炒熱生技股的提前慶祝行情,藥華藥、國光生等2檔指標股今(29)日更同步報喜,除藥華藥搶灘日本,國光生子公司安特羅生技更研發出首支國產腸病毒疫苗。對生技股3大利多接踵而至,資深分析師指出,只要資金還停留在新藥為首的製藥股,生技人氣就不會消退,且取得藥證後,法人將估算未來獲利與目標參考價,基本面足以支撐題材。

因女星張鈞甯投資而聲名大噪的生技股王藥華藥今公告,接獲日本獨立行政法人醫藥品醫療機器綜合機構(PMDA)對台中原料藥廠及針劑填充廠的GMP查廠報告,2廠均無重大缺失,預計上半年獲日本藥證,正式搶攻日本市場。

據了解,藥華藥日本子公司於2022年4月27日向日本PMDA提出Ropeginterferon alfa-2b(簡稱Ropeg,即P1101)用於治療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olycythemiaVera)的藥證申請,PMDA隨即啟動審核程序,並於2022年12月19日至23日進行實地查核,藥華藥於今年1月26日接獲PMDA正式GMP查廠報告,兩廠均無重大缺失。

藥華藥表示,後續僅須以書面回覆PMDA所提有關報告中的少數待釐清事項,並已準備好相關說明文件,會於規定期限內儘速回覆PMDA。Ropeg自2019以來陸續獲歐盟、台灣、瑞士、以色列、韓國、澳門及美國核准用於真性紅血球增多症並上市銷售,日本約有2萬名真性紅血球增多症患者。

國光集團歷經13年、耗費15億元,終於催生首支國產腸病毒疫苗

無獨有偶,國光生技子公司安特羅生技也在同日發布重訊,表示研發可預防腸病毒71型(EV71)病毒感染的安拓伏腸病毒71型疫苗(EnVAX-A71),已通過衛福部食藥署(TFDA)新藥審查,隨藥證到手,預計第1季上市,為首款問世的國產腸病毒疫苗。

國光集團董事長詹啟賢指出,腸病毒疫苗歷經13年、耗費15億元,動員大量團隊人力,克服重重困難,寫下國產疫苗自研發到量產成功上市新猷,除優先供應台灣幼兒接種,還將前進東南亞、韓、日、中國大陸,讓MIT疫苗在國際發光。

安特羅生技指出,腸病毒71型病毒感染5歲以下的幼童,易造成嚴重的神經系統併發症,致死率高,目前在台灣及東南亞國家尚無疫苗上市,自行研發的疫苗可用於預防腸病毒71型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及皰疹型咽唊炎,適用6歲以下到2個月的嬰幼童。

陳唯泰揭露新藥股的獨門心法,兩大入手佳機別錯失

展望生技後市,資深分析師陳唯泰表示,台灣生技產業概分製藥、保健食品、醫材/通路等3大區塊,其中,醫材保健獲利穩定,製藥營收獲利爆發性大,新藥通常是市場瘋狂追買的第1輪起漲架構,之後輪到原料藥學名藥,最後則是保健食品與醫材設備。

他認為只要資金還在製藥打轉,就代表生技股漲勢還沒結束,但也強調,藥證是新藥公司最重要的事,若拿不到藥證,一切都是空談,畢竟要能生產銷售才有獲利營收。

在投資部分,陳唯泰也揭露新藥股的兩大操作心法,第1個介入時間點是第3期臨床結束到正式解盲前,最具上漲空間,但建議解盲前先做一次獲利了結,以防解盲失敗,或解盲成功造成的利多出盡。

第2次可介入的時間點,則是藥證入手至正式上市銷售前,這時機構法人已可透過銷量與產線規劃,預估出該公司未來幾年的獲利表現,並會給予目標參考價,有基本面足以支撐題材,是投資新藥股的第2個佳機。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大量 #國產 #國光生 #藥華藥 #安特羅 #生技 #陳建仁 #疫苗 #腸病毒 #藥證 #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