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歷經2022年動盪,2023年仍將有諸多挑戰,但根據投信統計資料顯示,近10年歷年第1季台灣加權指數勝率為80%,平均漲幅2.54%,平均本益比10~21.5倍間,預估2023年為11~15倍。投信法人表示,「選股不選市」是金兔年最重要的投資策略,面對布局難度提高、風險機會並存,建議採取分批布局。
※群益投信:景氣藍燈分批買,轉黃藍單筆敲
美國貨幣緊縮趨緩,以及地緣政治風險降低下,台股由先前的評價修正轉為評價回復行情,群益投信投研部主管陳沅易認為,可觀察「台灣景氣對策信號=錢進台股訊號」,做為分批買進、單筆買進的指引,目前景氣燈號為藍燈12分,分批買進訊號浮現,且可待轉為黃藍燈時單筆買進。
除內需料成為今年台股重心,在大陸解封下,原物料行情也可期待,預估台灣整體GDP維持成長趨勢。產業布局方面,建議關注成長性佳產業,包括晶圓代工、電動車、生技;內需消費、原物料與高股息亦可多留意。
※兆豐投信:台泥、統一、台積電等個股,股利連配逾30年
兆封投信指出,2023至2024年台股企業獲利率緩升,建議掌握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步調,可望讓資產配置兼顧成長性與收息機會,成為波動市場中,相對適合存股族的投資策略。
且美元指數轉中空,催化資金向金融市場靠攏,台股迎來作夢行情,對追求穩健的存股族來說,台灣證交所有29個產業分類,許多營運表現優秀的龍頭公司值得納入配置,如水泥工業的台泥、食品工業的統一、塑膠工業的南亞、橡膠工業的正新,以及半導體業的台積電等,皆連配股利達30年以上,值得偏好長線布局的投資人留意。
台泥、統一、南亞、正新及台積電等5家龍頭企業,皆連配股利逾30年
※日盛投信:台股價值修復行情,電子去庫存H1完成
日盛台灣永續成長股息基金研究團隊指出,2022年大動盪影響市場對2023年的投資前景,今年全球經濟成長持續趨緩,但基期效應、升息至頂與均值回歸之下,股債資產同步醞釀多頭契機,此刻投資更要關注布局成長焦點,聚焦價值修復行情。
其中,電子股2022下半年開始調整庫存,上游除IC設計外,庫存金額及周轉天數皆反轉向下、緩慢消化,上下游庫存齊消化、拐點將至;製造業去庫存初延續迄今,觀察目前美國廠商存貨顯著降低,且存貨減去終端客戶存貨差值同步大幅滑落至低點,預期上半年去庫存告段落,台股去年下跌22%後,指數將有正向的發展空間。
※凱基投顧:留意特斯拉、蘋果兩大利空後續
開年襲來2大科技股利空,其一是特斯拉第4季交車量較預期低4%,其二是蘋果傳對AirPods、Apple Watch、MacBook等3項消費性產品砍單,2大廠分屬電動車、消費性電子領域的中高端品牌廠,意味全球景氣迅速轉差下,訂單修正的窘境似從中低端品牌蔓延至中高端大廠,台股農曆年後仍有壓力測試,預期金兔年指數將呈「先蹲後跳」走勢。
雖金兔年科技業展望不佳,內需消費性類股預期表現仍相對穩定,建議投資人自2月起開始調整持股部位,採取防禦型操作等待波動低點,積極型投資人則可增持必需消費,例如零售、電商,或是布局生技製藥、高殖利率等族群。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