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多次以維護國為由制裁大陸科技業,加速雙方脫鉤速度,加上台灣國內人才面臨不足危機,迫使台灣企業可能轉移業務重心,美台商會會長韓儒伯就表示,西方對於企業必須「開發大陸之外的供應地」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會導致企業會將足跡擴展到大陸之外的地區,包括美國、越南、新加坡及日本,但大陸的優勢也很難被取代。
南華早報報導,數十年來,由於生產成本低、市場規模大等因素,大陸成為許多企業的首選之地,不過隨著大陸社會進步,生產成本提高,市場也面臨飽和,加上美國對大陸科技業實施制裁,企業被迫轉移生產地的壓力也增加許多。
韓儒伯提到,西方對於企業必須「開發大陸之外的供應地」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同時,台灣政府從鼓勵企業到大陸發展商業活動到禁止部分商業活動的轉變,也是造成此現象的一大主要原因。
報導提到,即使大陸生產基地面臨轉移,但要完全撤出的可能性很低,韓儒伯說:「任何轉變都需要數年或數十年才會完全成熟,且大陸的優勢並不容易複製,包括基礎建設、勞動力及現有市場,大陸仍是外國企業的主要選項。」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