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鎖定範圍擴大,並將在今年10月上路,國內《氣候變遷因應法》也於明年針對排碳大戶課徵碳費。經濟部官員昨透露,今年將針對大企業、中小企業分別推出應變措施,爭取匡列一定額度的特別預算,協助度過經濟變局。
據了解,在用於加強經濟韌性的特別預算上,經濟部將爭取200億元,協助《工廠管理輔導法》納管工廠、企業推動數位化外,還計畫匡列一定金額,用在協助國內企業推動淨零碳排。
官員表示,新的一年,經濟部推動的淨零碳排因應方案,將分成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兩大領域,協助企業擁有資源進行升級,增加對國際碳排要求應變的籌碼。首先在大企業部分,因應其製程改善、設備轉換,給予低利貸款,減輕負擔。產業鏈部分,推動以大帶小,補助各產業鏈的核心大企業,如鋼鐵業的中鋼等,由這些大企業負責訓練、協助中小企業,若產業鏈沒有核心大企業,將由經濟部組成的專家輔導團協助訓練,且專家輔導團也會協助檢視製程、設備改善是否合宜。
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表示,對國際淨零碳排趨勢,中小企業感到十分焦慮,特別是中小企業有7成是小微企業,不知碳排究竟要如何計算,建議政府擴大協助。經濟部官員表示,除經濟部推出的多項碳盤查措施外,產業鏈檢視也會擴及中小企業,另可由專家輔導團給予幫助,特別是在留住核心人才上,若中小企業內部沒熟悉淨零減碳的部門或人才,政府將補助其員工學習相關事項,在設備製程的改善上,一樣也會給予低利貸款。相關預算將在農曆年後明朗化。
工總表示,淨零減碳是全球趨勢,基於全球公民角色,及台灣為出口導向國家,出口產品須符合國際淨零策略,否則將無法輸出,呼籲在此領域應一起努力。
工總說,台灣以中小企業居多,但他們對淨零減碳認知不夠,為此,工總將在3月初推出簡易版組織碳盤查標籤,協助中小企業了解組織碳排,如何透過第三方認證,以親民價格完成轉型。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