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台北電】虎年期間(2022年2月7日到2023年1月17日)外資在台股瘋狂提款,賣超台股金額達1.07兆元,導致台股大跌2741點、跌幅達15.5%,並有多月改寫2004年來歷史紀錄,包括:2月1573.44億元的歷史第八大賣超、3月2639.58億元的第二大賣超、4月2594.94億元的第三大賣超、6月2190.1億元的第四大賣超、8月1189.79億元的第十八大賣超、9月1685.42億元的第七大賣超;而買超方面,僅11月買超1867.59億元,並寫下第二大買超紀錄。而虎年買超前10名個股中,電金傳皆有涉獵,最愛則為臺企銀(2834)、買超達47.95萬張。

細數虎年上市櫃200強外資掃貨排名如下:

1.臺企銀(2834):元月17日封關收13.45元,年漲3.60元或36.55%,外資年買超47.95萬張。

2.友達(2409):元月17日封關收15.85元,年跌4.43元或21.84%,外資年買超43.89萬張。

3.長榮航(2618):元月17日封關收28.40元,年漲4.87元或20.70%,外資年買超40.00萬張。

4.群創(3481):元月17日封關收11.45元,年跌4.11元或26.41%,外資年買超32.11萬張。

5.長榮(2603):元月17日封關收152.50元,年跌65.64元或30.09%,外資年買超22.10萬張。

6.第一金(2892):元月17日封關收26.75元,年漲3.01元或12.68%,外資年買超15.57萬張。

7.華新(1605):元月17日封關收47.70元,年漲23.32元或95.65%,外資年買超14.86萬張。

8.華邦電(2344):元月17日封關收21.00元,年跌7.83元或27.16%,外資年買超14.51萬張。

9.彰銀(2801):元月17日封關收17.60元,年漲0.61元或3.59%,外資年買超14.47萬張。

10.中華電(2412):元月17日封關收114.00元,年漲0.65元或0.57%,外資年買超13.19萬張。

11~20名依序為:遠傳(4904)、台灣高鐵(2633)、上海商銀(5876)、華通(2313)、華南金(2880)、和碩(4938)、陽明(2609)、亞泥(1102)、臻鼎-KY(4958)、聯邦銀(2838)。

紡織股、銀行股 年後可逢低布局

面板雙虎在虎年分別拿下外資買超第二、第四名。分析師指出,群創、友達產品降價幅度縮小,股價又已歷經重挫在低谷期已久,吸引外資開始回補買盤積極布局,法人指出,現階段面板雙虎採取控制產出的策略,稼動率相對低檔,將有利2023年第2季客戶備貨期時拉升報價,面板業者期望第3季能迎來產業回溫的利多。

長榮航、長榮虎年分居外資買超第三、第五名。分析師指出,近期政府考慮逐步恢復兩岸小三通,兩岸航線為長榮航黃金航線,將加速長榮航客運業成長步伐;而長榮方面,隨海運新環保法規上路,長榮持續優化各航線規畫及營運策略,並提升航線的準班率及客戶服務品質,可望展現更高的營運彈性與競爭力。

雖然虎年外資賣超台股金額達1.07兆元,不過虎年尾巴(2023年),外資積極回補台股已達1,256億元,也讓市場對1月30日金兔年開紅盤之後的萬五行情有所期待;回補標的則鎖定晶圓雙雄,累計2023年來11個交易日敲進聯電18萬6,199張,台積電則買超13萬3,494張。

野村投信分析師指出,2023年產業分歧會更大,部分長線趨勢看好的族群,在短期內也可能受到消息面影響而回跌,受惠機能型服飾需求增加的紡織股,以及存放款金額增加、信用卡消費可望成長的銀行股將是年後逢低布局的重點族群。

備註:個股漲跌幅以還原權值計算,大盤PE、PB為上月月底值;上市虎年跌幅為15.51%、PE為10.39、PB為1.80;上櫃虎年跌幅為12.34%、PE為16.09、PB為2.27。

#虎年 #外資 #台股 #臺企銀 #友達 #長榮航 #群創 #長榮 #第一金 #華新 #華邦電 #彰銀 #中華電 #面板 #航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