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021)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創下歷史新高達到660萬輛,科技產業研究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預估,今(2023)年新能源車全球出貨量將達年產1,450萬輛,可望突破月產百萬輛的里程碑;受惠各國電動車政策加持,去(2022)年第三季包括特斯拉(Tesla)、比亞迪(BYD)、福特(Ford)、賓士(Benz)等都繳出亮眼成績單,惟特斯拉股價跌至兩年來低點,引發投資人熱議。

萬寶投顧分析師賴建承認為,特斯拉股價下修理由有三,一為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入主推特(Twitter)之後,市場擔心馬斯克工作重心轉移;二為特斯拉近幾月來屢傳召修事件;三是中國大陸疫情升溫,出貨恐受阻,進而影響其獲利等,致使特斯拉股價寫下2020年11月20日以來低點。

台新投顧副總黃文清指出,台股整體跌幅已大,包括電動車族群股都大跌,特斯拉股價強彈,有助於帶動台股電動車供應鏈股價反彈。國泰證期顧問處協理簡伯儀也表示,由於近來缺晶片的情況趨緩,近來特斯拉在中國大陸銷售和交付明顯增長,下半年整體銷售量比上半年成長,電動車為未來最重要成長產業,看好相關類股。

全球車廠競相推出電動車,研判特斯拉獨領風騷的日子將不復返,反而進入百花齊放境界,這對於台灣相關零組件將是一大利多,且鴻海(2317)、裕隆(2201)打造的MIH聯盟,推升台灣汽車產業登上國際舞台。此外,由鴻海、裕隆分別持股51%及49%的鴻華先進,拚下季登創新板,加上電動車訂購踴躍,配合年底集團作帳,裕隆將是成為多頭領航員。展望裕隆明(2023)年,除了沒有防疫險拖累外,在裕融(9941)、裕日車(2227)業績挹注下,及納智捷首款純電n⁷將上市,估計全年每股獲利上看6元以上之實力。

日前,美國最大汽車保險公司State Farm將於12月擴大AM(售後維修,After Market)碰撞零件賠付,除了去年6月在德州和奧克拉荷馬州營運外,規劃12月在美國其他39州展開作業,這將提升北美市場AM零配件採購量,台廠包括東陽(1319)、堤維西(1522)、帝寶(6605)等AM廠商可望受惠。至於網通晶片大廠瑞昱(2379),前三季每股獲利27.47元,布局車用乙太網路市場已有8年,並且已打進歐、美、日、中、韓等國際車廠生產鏈,外資及投信近期聯袂買超,股價也悄悄來到半線,壓回10日線將有支撐。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裕日車 #裕隆 #東陽 #瑞昱 #帝寶 #特斯拉 #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