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日前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表示,過去30年,美國、歐洲的半導體產能有80%轉移到亞洲,目前全球大部分高階晶片集中在台灣生產,「我們正在處理這個問題,但可能需要花數十年時間才能解決。」先前他坦言,「因為地緣政治風險,台灣不是穩定的地方」,外界擔憂大陸會侵犯台灣,他則預估「中國大陸5年內不會攻打台灣」。
日經亞洲報導,季辛格說,新冠疫情爆發及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引發供應鏈巨大破壞,造成全球晶片供給短缺危機,為解決此一困境,相關半導體廠投入資金在各地設廠擴大產能,未料,全球經濟放緩,半導體產業也陷入供過於求的險境。
季辛格指出,半導體庫存短期內必須調整,以應對疲弱的需求,但英特爾仍持續進行長期投資,目前斥資數十億美元在美國興建新的晶圓廠,就像同時踩剎車和油門。
近年來,英特爾在高階晶片的領導地位拱手讓給台積電。
報導提到,美國、歐洲、日本為避免晶片供應鏈中斷,同時減少對台灣的依賴,紛紛在其境內生產半導體,加速建立在地化及自主化供應能力。
季辛格再度強調,過去30年,美國、歐洲將半導體的80%產能轉移到亞洲,其中,大部分高階晶片集中在台灣生產,「我們正在處理這個問題,但可能需要花數十年時間才能解決。」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