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2022年全球面臨高通膨、俄烏戰爭、升息及產品高庫存等衝擊,但本土兩大電子產品檢測廠商耕興、東研信超不受影響,營收都創下史上新高。展望2023年,全球TIC行業維持10%穩定成長,只要使用到無線、射頻的產品都必須檢測,目前除了5G NR與WiFi6/6E外,晶片大廠將無線規格推升至毫米波及Wi-Fi 7的趨勢,配合各類新機將陸續上市,即使面臨全球經濟下行的挑戰,今年營運仍有望逆勢創高的產業。

耕興2022年全年營收站上50億元,達50.15億元,年成長16.07%,東研信超2022全年營收為8.88億元,年增7.65%,兩家公司都連續3年營收創下歷史新高,主要5G與Wi-Fi 6/6E的新品持續推出所帶動。

耕興與博通合作,在Wi-Fi7 BCM 4398晶片的終端產品上取得全球第一張FCC Wi-Fi 7證書,也表示Snap Dragon 8 gen 2、天璣9200等 5G晶片都將搭載mmWave和Wi-Fi 7規格,將由路由器、AP開始滲透,法人預計今年第4季開始發酵。

法人也看好VR/AR/MR/XR各類虛擬實境終端裝置的無線網路應用,戶外使用毫米波連線/5G晶片,會超過FCC法規規定貼近人體電磁波吸收率上限,電磁波人體吸收率檢測的需求量會上升,耕興將可受惠。

東研信超近年得益於5G轉換與WFH效益,兩岸業績同步成長,動能主要來自手機/NB/IPC/Networking等。由於TIC產業以產品型號規格做為認證收費基礎,較不受終端市場銷售數量多寡影響,且5G檢測價格遠高於傳統4G收費,都帶動東研信超營運攀高。

東研信超2022年表現不俗的網通產品與工控/工業電腦領域,法人預期今年仍會有雙位數的成長,尤其工控/工業電腦領域,在具有高客製化等少量多樣特性,有利於東研信超檢測接單。

另外,5G滲透到非手機的產品也是一大來源,5G從手機擴展到NB、FWA CPE、模組、平板等,由於5G新應用產品變多,手機與非手機產品檢測案件數量與檢測時數都增加,法人認為,耕興、東研信超今年營收仍不看淡。

#通膨 #俄烏戰爭 #升息 #高庫存 #電子產品 #營收 #5G #wifi #晶片 #手機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