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台股虎年封關,在外資進場及國家隊護航之下,加權指數尾盤得以翻紅,微漲0.04%、收14932.93點,登春節封關史上第3高;長假前買盤意興闌珊,成交量僅1540億元。綜觀整個虎年(2022年2月7日開紅盤至2023年1月17日封關日),加權指數累計下跌2741.47點或15.51%,上市櫃總市值降至51.48兆元,蒸發8.71兆元。儘管台股虎年表現不盡理想,但從上市櫃市值200強(上市150檔+上櫃50檔)當中,仍可一窺眾投資人的心頭好。邊境解封行情極具想像空間,航空雙雄人氣爆棚,據統計,長榮航(2618)年成交3042.79萬張稱霸,華航(2610)年成交2646.42萬張居次,第3名則由貨櫃大哥長榮(2603)拿下、年成交2131.53萬張。此外,交投熱絡的個股不乏金融股,新光金(2888)、開發金(2883)、中信金(2891)、臺企銀(2834)及玉山金(2884)也吸睛。

航空業喜迎解封商機,從復航、增班、拓航點著手。營收方面,長榮航2022年累計營收1380.68億元,年增32.92%,寫3年高點;華航2022年累計營收1507.21億元,年增8.55%。客運明顯回溫,長榮航歐美線載客率近85%,2022年12月客運營收81.04億元,年增13倍;同期華航客運營收61.36億元,年增9倍,主要動能來自旅運需求漸升及陸續迎接返台過年旅客。10天長假提高旅人出國意願,長榮航、華航春節機位賣逾8成,目的地以曼谷、米蘭最熱。展望2023年,兩大航空公司預估首季客運量將季增4成。

▲台股虎年上市櫃200強,年成交張數前10大個股如下:

1.長榮航(2618):元月17日封關收28.40元,年漲4.87元或20.70%,年成交3042.79萬張。

2.華航(2610):元月17日封關收18.95元,年跌3.61元或16.00%,年成交2646.42萬張。

3.長榮(2603):元月17日封關收152.50元,年跌65.64元或30.09%,年成交2131.53萬張。

4.聯電(2303):元月17日封關收45.95元,年跌7.86元或14.61%,年成交1902.33萬張。

5.華新(1605):元月17日封關收47.70元,年漲23.32元或95.65%,年成交1768.00萬張。

6.群創(3481):元月17日封關收11.45元,年跌4.11元或26.41%,年成交1679.97萬張。

7.陽明(2609):元月17日封關收62.00元,年跌16.54元或21.06%,年成交1452.68萬張。

8.友達(2409):元月17日封關收15.85元,年跌4.43元或21.84%,年成交1440.74萬張。

9.新光金(2888):元月17日封關收8.97元,年跌1.59元或15.06%,年成交1396.74萬張。

10.開發金(2883):元月17日封關收13.05元,年跌3.86元或22.83%,年成交1176.85萬張。

第11~20名依序為中信金(2891)、臺企銀(2834)、宏達電(2498)、中鋼(2002)、台積電(2330)、欣興(3037)、鴻海(2317)、智原(3035)、玉山金(2884)及元太(8069)。

上述值得關注的是,元太旗下電子貨架標籤(ESL)產品「疫」軍突起,2022年出貨量突破3億個,對整體營收的貢獻強於電子書閱讀器(eReader)及電子紙筆記本(eNote)的總和。元太2022年合併營收300.6億元,年增52.9%,登近10年新高。展望2023年,ESL前景明朗且保有成長空間,新產品電子紙顯示器E Ink Prism也於CES 2023中亮相。

倫元投顧表示,虎年封關呈現「電子跌倒、非電吃飽」,但反向思考,這有利於電子節後賣壓減輕,另觀察產業面,2023年多數產業將自谷底翻升,節後可留意矽智財、驅動IC、網通IC、電源管理IC、PA、伺服器、銅箔基板、ABF載板。台股放年假,但國際經濟脈動將左右兔年開紅盤表現;紅盤日當周,重量級美股財報陸續揭露,成為牽動後市的指標之一。

美國聯準會(Fed)2月公布FOMC利率決策會議,多頭情緒能否高漲就看升息幅度了。不過,早在1月18日,Fed官員再度釋出偏鷹訊息,市場繃緊神經,對貨幣緊縮、升息等政策感到擔憂。

※備註:

1.篩選條件:上市市值150大+上櫃市值50大,共計200檔。

2.統計期間:2022/02/07虎年開紅盤~2023/01/17虎年封關日。

3.個股漲跌幅:以還原權值計算,大盤PE、PB為上月月底值。

4.台股表現:上市虎年跌幅為15.51%、PE為10.39、PB為1.80;上櫃虎年跌幅為12.34%、PE為16.09、PB為2.27。

#中信金 #新光金 #元太 #長榮 #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