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風電高度成長因應全球暖化問題,近年來各國政府紛紛提高太陽能及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使用,隨著規模經濟及技術革新,風電的發電成本已逐年下降。根據研究機構的統計,風電平均發電成本已低於燃煤,考慮補貼後的平均成本更將低於天然氣,因此長期下來風電的成本優勢將更加突出。
相較於陸上風電,離岸風電具有風能平穩、風機利用率高、不占土地等優勢,因此雖然整體開發成本較高,但占整體風電比例正逐年提升中,若根據研究機構GWEC預估,全球離岸風機總裝機量將由2021年的56GW大幅成長至2026年的146GW,產業呈現高度成長態勢。
優先國產化項目推動風電產業成長全球風況最好的20處地點中有高達16處是位於台灣海峽,在先天環境的優勢下,經濟部能源局自然大力推動離岸風電的開發,預計2020年~2035年台灣離岸風機新增裝機量將達20.5GW、為亞洲第二多。
由於離岸風機的基礎設施需用到大量鋼構,若透過海運由國外進口,不僅成本不符合經濟效益、且風險也較高,因此水下基礎等關鍵零組件列為最優先的國產化項目,而根據經濟部最新公布草案,水下基礎仍為第三階段的國產化主要項目,在更長的開發時間及更多的釋出容量下,國內水下基礎製造商包括世紀鋼等公司將可長期受惠。
此外,配合風電開發及中南部科學園區興起,台電也規劃未來十年將投入5,645億元的資本支出用以強化電網韌性,亦帶動如華城、中興電等國內重電業者的商機。
儲能設備不可或缺 由於風電、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在發電上具有間歇性及波動性,大規模併網對電力系統將帶來運行上的挑戰,因此配置儲能設備將是保障電網穩定運行的解決方案之一。
根據國內「綠能科技產業創新推動方案」規劃,預估建構的儲能系統(包含台電自建及民間採購)將從2020年24MW提升至2025年590MW。國內的電源供應器廠近年在儲能及電力交易輔助領域多有著墨,包括台達電、光寶科等廠商可望領先搶得商機。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