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公司2022年營收全數公布,12月營收強弱互現,統計月增、年增「雙增」股計有377檔,法人本周以來買超逾1,700張,包括臺企銀(2834)等16檔個股,在基本面護體下,股價仍有表現機會。
包括臺企銀、合庫金、永豐金、緯創、台泥、遠東銀、台灣高鐵、中租-KY、華夏、上海商銀、中化、元晶、鈊象、世紀鋼、台塑化、神達,2022年12月營收繳出月增、年增「雙增」佳績,其中,以銀行股居多,其次是傳產股,電子股相對少。
2022年金控獲利受到金融市場動盪、防疫險理賠影響,大多數金控獲利均呈現衰退。群益投顧指出,展望2023年,預期防疫險理賠在 2023年4月以後告一段落,央行升息的幅度,相對2022年也將趨緩,原先影響金控獲利的負面因素逐漸消失,有利金融股築底。
塑化股在報價止穩下,法人逢低買盤進駐,其中,華夏因庫存去化、成本支撐,石化廠商挺價氛圍提高,農曆年後若大陸疫情轉趨穩定,需求能量好轉,可醞釀一波反彈力道。
兆豐投顧董事長李秀利指出,12日台積電將舉行法說,市場預期將偏向負面,尤其股價在法說前已先行強彈,屆時股價恐面臨拉回壓力,加上1月17日將封關,在長假效應下,會影響市場追價意願,台股短線將開始震盪。
國泰證期資深經理蔡明翰指出,台灣電子族群10日仍延續強勢,電子族群成交比重仍維持在六成左右,但後續仍有台積電法說與美股財報等不確定因素,導致市場追價意願降低,指數維持在平盤附近震盪,成交量能較前一日縮減。
他認為,雙王12日法說會成焦點,市場預估台積電2023年上半年營收季減,投資人更應關注的是半導體產業庫存何時消化
他不建議重押電子抱股過年,因美國經濟衰退機會大,美國財報周干擾股市,可少量持有大型權值股、高殖利率股或原物料股,適度抱股過年,等待利空出盡。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