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從1月1日元旦起,基本工資已經調升,月薪從2萬5250元調至2萬6400元,時薪也由168元調至176元。因應基本工資調升,勞保局同步修正勞保保費費率,估算受僱勞工每月保費增加53元、雇主負擔每人增加186元,另外職業工會勞工勞保費也增加159元。

一般若受雇於公司行號,勞保保費的負擔比例為:雇主70%、勞工20%、政府10%。而加入職業工會投保勞保,因無雇主負擔,保費為勞工負擔60%,政府40%。以同樣投保薪資來說,透過職業工會保費負擔會高一些。

透過職業工會投保,需符合2項條件

近兩三年因為疫情、通膨與房租高漲等因素,造成不少餐飲業或其他公司行號歇業,許多勞工也因此非志願離職,暫時待業。而待業中的勞工,會面臨勞保中斷問題,有些勞工會選擇暫改繳國民年金,另外有些勞工則找職業工會投保。

不過,因為離開原工作崗位,改透過職業工會投保,需符合2項條件:

1、必須是「沒有一定雇主」的勞工,或是「自營作業者」。

沒有一定雇主,據勞保局定義,是指經常在3個月內受僱於2個以上非勞保強制投保單位,工作地點、時間和工作薪水都不固定的勞工,也就是說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雇主會時常變換。例如:接多位學生課業輔導的家教老師、從事多份居家清潔打掃臨時工等。

自營作業勞工,則是指自己獨立勞動賺錢的小老闆。例如:個人計程車行、攤販老闆等。

2、必須參加跟本身職業相關的職業工會:例如本業從事餐飲業,就不能加入零售業的職業工會。

可是,不少民眾加入職業工會投保,只是為了在待業時延續勞保年資,並無實際從事相關工作;而有些職業工會在接受民眾加入工會時,也沒有實際審查。未來申請勞保給付時,一旦被查出是「掛名投保」,那麼在職業工會加保的年資將會被取消,同時還會遭到退保,不但無法請領給付,已經繳納的保費也無法退還。

「沒上班可透過職業工會加保」其實是民間口耳相傳的迷思,萬一被查出並未實際從事相關工作,就會變成「無效投保」,得不償失。

#職業工會 #勞工 #勞保 #保費 #給付 #勞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