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眾議院新會期重歸共和黨之手,但議長人選呼聲最高的麥卡錫卻因黨內極右翼杯葛,多輪投票都沒法出線,眾院非但議長難產,議員也無法宣誓就職,陷空轉窘境。

「紐約時報」報導,共和黨去年期中選舉在眾院拿下過半的222席取得微幅多數優勢,在218票議長當選門檻下理論上只要共和黨人齊心,黨內的議長人選就能過關。然而在3日的投票中,麥卡錫(Kevin McCarthy)最多僅獲203票,4日的投票還掉到201票。

● 沒有議長 美形同癱瘓一半

反觀民主黨則團結一致支持自家的紐約州聯邦眾議員傑福瑞斯(Hakeem Jeffries),他在6次投票中都獲得212票,代表民主黨應是一票未跑,但若無共和黨人倒戈,民主黨幾無可能拿下議長寶座。

議長難產的聯邦眾議院幾成毫無功能的空殼,因為在選出議長前,當選的眾議員無法宣誓就職,各部會也不能就緊急狀況向眾議院報告,也沒有任何法令能通過,立法程序全卡關。

不僅如此,議長懸缺下眾議員們無法監督聯邦政府或履行其他職責,像是無法在各委員會傳喚證人,也不能從事選民服務。眾議員們因未宣誓就職,就不是正式的國會議員,從而喪失從軍方和情報機構取得機密簡報的安全許可。

依1947年的「總統繼位法案」(Presidential Succession Act),眾院議長的總統繼位順序僅次於副總統,影響力堪稱美國政壇第三把交椅。

200多年來,眾院一直遵循憲法及一項1789年的法律條款為運作的法理基礎。根據「美國修訂製定法」(Revised Statutes of the United States),國會第一會期「展開任何其他事務前」,必須先由議長宣誓就職,再由議長監督議員們宣誓就任。

依「美國修訂製定法」與另一自1869年3月4日以來的慣例,選出議長已成為每屆眾議院的優先要務。相關慣例於1997年1月7日再獲確認,當時眾議院執事裁定,比起因道德審查延後議長選舉的訴求,選出議長擁有更高的憲法優位性。

● 還有哪些可能議長人選

路透社報導,這次眾院議長難產原因在於共和黨內約20名極右翼議員無視前總統川普要黨內團結的呼籲,拒絕支持他們認為意識形態靠不住的人選,等於不再遵從川普號令。

眾院上一次議長難產得要回溯至1923年,距今已一世紀之久。

儘管共和黨在去年期中選舉以222席對212席的些微差距奪回眾院(眾院過半門檻為218席),但這次議長選舉對眾院共和黨而言可謂開局不利,黨內鬥爭也凸顯共和黨在2024年總統大選可能面臨的挑戰。

共和黨內杯葛麥卡錫者3日票投俄亥俄州的黨籍聯邦眾議員喬丹(Jim Jordan),儘管保守派的喬丹支持麥卡錫;有望成為眾院共和黨領袖之一的路易斯安那州聯邦眾議員史卡利塞(Steve Scalise)也被視為可能替代麥卡錫的議長人選。

黨內極右翼扯後腿之舉已令共和黨人備感受挫,認為已拖延共和黨準備對總統拜登和家族商業交易啟動的調查,以及推動移民、能源和其他問題等重要立法工作計畫。

已有共和黨人不諱言,黨內極右翼若繼續阻撓,恐迫使他們須轉與民主黨人合作,選出溫和的共和黨人出任議長。但民主黨議長候選人傑福瑞斯告訴媒體,共和黨還沒與他們接觸。(譯者:張茗喧/核稿:陳亦偉)1120105

#共和黨 #美國聯邦眾議院 #麥卡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