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產業淡季循環,再加上鄭州疫情干擾,鴻海營收由雲端滑落,11月營收僅餘5,510.92億元,陷入月減29.04%、年減11.36%雙減的窘境,惟鴻海表示,月減幅度約略符合公司預期,就連第四季展望也會與外界的預期大致相當。
鴻海成中國清零政策最大受害者,連11月營收也不敵走弱,僅餘5,510.92億元,相較於9月的8,223.23億元及10月的7,765.77億元,形成明顯的對比。
不過,在9、10月亮麗的表現撐盤下,鴻海累計前11月營收仍達5兆9,926億元,呈年增13.56%,順利守住歷年同期新高的位置。由於相較於去年同期寫下的歷年同期次高5兆2,769億元,仍有7千餘億元的差距,今年全年營收再攀頂,應該問題不大。
至於導致鴻海11月營收走弱的原因,除「消費智能產品類別」因逐漸進入生產淡季、以及鄭州疫情影響部分出貨拖累,出現年減表現外,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也因非主要業務減少,年對年也出現衰退走勢。相形之下10月有新品發布的「電腦終端產品類別」則出現雙位數成長,「雲端網路產品類別」也因伺服器市場整體需求維持暢旺,年對年也仍維持成長趨勢。
鴻海表示,目前大陸整體疫情已受到控制,11月份是本次疫情影響最大的期間。未來將逐步往恢復正常產能的方向進行,預估第四季營運展望將與外界預期大致相當。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