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大陸多地陸續鬆綁防疫管控之際,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北大國發院副院長黃益平等六位知名經濟學家亦聯合發聲,呼籲官方應提振經濟活動,建議2023年GDP年增率目標應設在5%以上並提高赤字率,以傳達穩經濟的決心。
澎湃新聞報導,除了姚洋及黃益平,還有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攜程集團創辦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梁建章,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任澤平等人聯合撰文,呼籲將放開經濟活動放在優先位置。
微信公眾號「澤平宏觀」公布的「關於放開經濟活動的建議」提出,大陸經濟受到疫情反覆衝擊,特別是小微企業和普通民眾面臨較大困境,裁員潮席捲各個行業,也讓今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文章提出七項建議,頭兩項都和鬆綁防疫限制有關,包括統一全大陸的防疫標準,放開公共交通、辦公樓、餐館、酒店、物流、商場等場所的經濟活動。同時減少封控範圍,不再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加強老年人的疫苗接種普及工作等。
文章還建議2023年GDP年增率目標設定5%以上,向各界傳遞把發展放在首要任務的明確信號,以穩定預期、提振各方信心,並且建議提高2023年赤字率,通過以新基建為核心的新一輪擴大內需活動,帶動各行各業復產復工。
文章建議加強支持民營企業以恢復經濟增長的動能,同時要加大對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支持力度,加速培育新經濟、新技術、新產業。在房市方面,文章建議要優化地產調控政策,因城施策,鬆綁之前偏緊的房地產限購限貸,並降低房企的信用風險,促使地產市場回歸常態。
此外,展望2023年,中國銀行研究所最新研報指出,疫情仍是影響明年經濟動能的最大變數。在基準情境下,疫情對經濟活動的影響逐步減弱,供需總體弱復甦,預計2023年GDP增長5.3%左右。悲觀情形下,若疫情持續散發、人員流動仍大範圍受限,則供需持續低迷,明年GDP增長恐在3.6%左右。樂觀情形下,疫情影響大幅減弱,預計2023年GDP增長可恢復到6.6%左右。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