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救濟!為因應產業進入景氣循環低谷,紡纖廠商紛紛調整營運策略,上游廠透過環保回收品項增加營收獲利;中游紗、絲廠開發新品度寒冬;下游成衣代工廠則開拓二、三線品牌服飾客戶。
比傳統原生產品價格高30%的環保回收紡纖產品,可望成為上中游紡纖廠穩定營運成長的利器;遠東新環保產品占比將提升至3成,有望挹注營收、獲利維持成長。
新纖泰國廠R-PET新產能挹注,明年上半年營運可穩增長 。力麗的可回收聚酯產品,已成為今年獲利主要來源,明年出貨比重提升,預期可彌補化纖訂單流失的部分。
紗、絲廠看未來兩季營運下滑,積極開發新品度寒冬。POY廠宏洲積極開發平織布、戶外、工業用相關的粗丹產品,調整生產品項,維持一定稼動率。
力麗環保聚酯纖維等產品出貨量雖不大、但穩定,且毛利率表現佳,以今年前三季來看,3C類產品的獲利已經占本業獲利約一半 。
針對近期產業需求偏弱,集盛切入尼龍66纖維級造粒產品,目前正在建廠中,預計明年底產能將開出,屆時年產能將達2萬噸。
受到全球消費景氣趨緩的干擾,一線戶外品牌客戶確實對明年上半年展望不太樂觀,戶外機能服、羽絨服代工廠光隆除持續固守主要客戶,也轉攻二線新客戶,加上新產區布局有成,對明年營運維持審慎樂觀看法。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