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已有600年歷史,經過風吹日曬依舊屹立不搖,也讓人不禁好奇,故宮究竟用了什麼磚。近日歷史專家在節目提到,故宮主要使用臨清貢磚及蘇州金磚,這些磚塊的質地都很細緻,透過特殊技術燒製而成,品質非常優良,當初透過運河千里迢迢送到北京。
大陸節目《國寶大會》近日分享,北京故宮即紫禁城,是明清兩朝24位皇帝的皇宮,始建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直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原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李仲謀提到,故宮的牆磚、天壇、角樓及鐘樓等,大多都是使用臨清的貢磚。
臨清當地運河淤積土質好,俗稱「蓮花土」,一層沙一層泥土,顏色深淺不一,形成像蓮花的花紋,土質細膩沒有雜質,黏性適中,燒製出來的磚很堅硬,搭配當地嫻熟的燒造工藝技術,燒出的磚色澤純正、形狀規整,由於製作程序複雜,所以臨清貢磚質量很好,且臨清傍臨運河,貢磚通過檢驗後再透過運河送到北京。
揚州大運河博物館館長鄭晶表示,建北京故宮時使用2種磚,第一是主要用於城牆的臨清貢磚,而重要宮殿則使用蘇州金磚,金磚名稱由來有3種,一是金磚由蘇州府所製再運送至京城,原本稱為京磚,後來演變成金磚,二是金磚燒製完成後,質地堅硬,敲擊時會發出金屬的聲音宛如金子,三是明朝時,一塊金磚價值一兩黃金,極昂貴而被稱作金磚。
金磚產至江蘇蘇州的陸慕地區,使用陽澄湖的泥土,陽澄湖湖底的淤泥質地細緻,而且可塑性強,燒造時須經多道工序,加上製作時間長,金磚質地緻密堅硬,表面光滑就像一面鏡子,燒製完成後,同樣也是透過運河運送,因此歷史學家總說「大運河漂來紫禁城」。
發表意見
當您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視為已承諾願意遵守中華民國相關法令及一切使用網際網路之國際慣例。若您是中華民國以外之使用者,並同意遵守所屬國家或地域之法令。
您同意並保證不得利用本留言服務從事侵害本公司或他人權益及相關違法或未經本公司事前同意之行為(以下簡稱禁止行為),否則您除應自負文責外,並同意本公司逕行移除或修訂您的留言內容或限制您的留言權利或封鎖您的帳號,絕無異議。前述禁止之行為,包括但不限於: